


鲁迅同款火了!网友:这是文豪的战袍
近日
“鲁迅同款毛背心”火上热搜
吸引年轻一代争相抢购
这款毛背心
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旗下
文创品牌“人文之宝”推出
有网友戏称
这是文豪的战袍
穿上秒变“人间清醒文学青年”
也有作家表示
穿上之后写稿更快了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表示,多年来,他与基金会的同事们一直密切关注鲁迅文创等话题,因而他对这款文创产品的“爆火”现象并不感到吃惊,“鲁迅向来是中华民族的一面文化旗帜,他逝世近90年,但他在全球的影响力依旧无法撼动。”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
鲁迅长孙、鲁迅文化基金会会长周令飞。
“毛背心”的诞生
与广州有关
这款文创产品的原型来自1930年鲁迅的一件标志性穿搭——紫色绞花针织背心,原件现珍藏于鲁迅纪念馆。
这件背心的诞生,还与广州有着一些渊源。1926年秋天,许广平在广州为鲁迅亲手编织了一件紫色绞花针织背心,并从广州寄到上海,在鲁迅与许广平的往来书信合集《两地书》中,许广平写道:“今天放假休息,早上无事,仍在寝室里继续编织……”
信中提到的背心,正是这件紫色背心。收到背心后,鲁迅立刻穿上,甚至写信“炫耀”:“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我看这样就可以过冬,无须棉袍了。”
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与许广平。
鲁迅十分喜欢这件背心,曾穿着它上课、会友、拍照、伏案写作。如今,在鲁迅纪念馆这件毛背心与泛黄的手稿并置,不仅成为时代洪流中一抹温柔的注脚,也是许多读者心目中鲁迅先生的标准形象之一。
这件“鲁迅同款毛背心”被复刻以后,不仅受到年轻人的大力追捧,引发“鲁迅OOTD”风潮,许多名人学者也都兴致勃勃地穿了起来,其中不乏著名作家、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文化学者赵冬梅,古董鉴赏家马未都等名家。它让鲁迅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形象,而是一个真实可感的人。
赵冬梅穿上“鲁迅同款毛背心”。
赵冬梅穿上“鲁迅同款毛背心”。
“鲁迅同款毛背心”的爆火并非偶然,它映射了当下文创消费的巨大潜力。在广东文学馆工作人员王玥看来,鲁迅的文创产品之所以能出圈,一方面源于鲁迅的国民认知度,另一方面也与其作品中的批判精神密不可分。“当毛背心成为一种时尚符号,当鲁迅成为年轻人的‘嘴替’,鲁迅精神正在文创载体中实现从历史到当下的穿越。”
广东文学馆中的毛背心仿制品。
广东文学馆中的毛背心仿制品。
对轻视名人形象的
文创开发说“不”
不过,令人担忧的事情正在发生。这些年来,周令飞发现,市场上有不少“问题产品”,对鲁迅肖像进行各种萌化、恶搞。比如将鲁迅形象设计成四方脸臭豆腐形的,圆脸面团型的,戴海盗眼罩的,甚至是染金发挂金项链的……种种乱象,让他和其他家属、基金会同事备感痛心。
据悉,对英烈、历史伟人等具有重大社会影响力的人物,即使去世,其肖像(及卡通衍生形象)也会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英雄烈士保护法》等法律的保护。也就是说,若对鲁迅、雷锋等形象造成歪曲、调侃,会构成违法行为。
在全国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会徽及吉祥物设计团队负责人、广州美术学院视觉艺术设计学院副院长刘平云看来,“相关机构应扮演好‘守护者’‘连接者’和‘赋能者’等不同角色。”
时尚会轮回
思想永不息
穿上“大先生的毛背心”
找到了解文学大师鲁迅的小切口
这何尝不是一次
穿越时空的文化对话?
还有哪些“文化名人”的IP开发
让你一眼惊艳?
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