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fcd010ed2d14a9086c0976832c2d9a1.jpg)
南方有“+音”,与您准时相约。
“我想离开浪浪山。跟着大王是挺好,可是一辈子待在浪浪山也是无趣,是不是应该出去闯闯?”
近期上映的电影《浪浪山小妖怪》,引起许多网友共鸣。
主角小猪妖、黄鼠狼精、猩猩怪、蛤蟆精,虽说是四只平平无奇、“缺点”显著的小妖,却用各自笨拙的努力证明:即使人生没有拿到好剧本,也可以用自己的方式,活出喜欢的样子。
故事本身很简单,很好懂,因为某种意义上,这就是我们每一个普通人的故事。
影片中,小猪妖最初是浪浪山的“失败者”,三年努力仍无法进入大王洞。他满心想得到接纳和认可,却因为不得体的用功,反而让结果更糟。
网友表示,浪浪山何尝不是我们普通人可能遇到的困境?不同的是,我们似乎缺少小猪妖“果断的勇气”。
当小猪妖意识到浪浪山不适合自己,毅然选择离开,这种突破既定轨道、重启舞台的勇气,成就了他和小伙伴们励志叙事的起点。
生活里,如果发现周边的环境一直消耗自己,你会自怨自艾,灰心丧气?还是坚定自我,重寻天地?
小猪妖的选择,给了我们一份蛮酷的答案:人生是旷野,山路,野路,总会找到适合自己的路。但前提是,你先要有断舍的果敢。
小猪妖不但有离开的决心,还有行动的魄力。
决定出走后,他想到“假扮唐僧师徒取经”的点子,虽然荒诞却充满生命力。
他对着屏幕外说出那句振聋发聩的“唐僧师徒能去,我们为什么不能去?”
你可以笑他不自量力,但他恰恰说出了无名之辈的尊严和骨气,哪怕一无所有,也仍然保留闯荡的勇气。
被追杀的小猪妖和蛤蟆精,颇具周折地找到黄鼠狼精和猩猩怪,四妖组成冒牌取经团队,闹出不少乐中有苦的笑料,也逐渐得到成长。
电影导演、编剧於水说,小妖怪可以是鲜活的,有自己的故事——它或许弱小,但并非天生邪恶;它或许服从,但仍有自己的善恶判断。
“浪浪山代表着困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浪浪山’,我们太多时候被自己所束缚,被世俗观念所束缚……但其实你会发现,有些事情完全可以去做。”
电影导演、编剧於水。
电影导演、编剧於水。
影片结尾,四只小妖怪打败黄眉。当他们丢掉假扮唐僧师徒的武器和服装,以最纯粹不加修饰的真实面目出击时,反而最像“降妖除魔、为民除害”的唐僧师徒。
存在主义心理学家欧文·亚隆曾说过:“你也许不能成为更好的自己,但你可以更好地成为自己。”
生活充满各种不可控和不完美,但无论何时我们都还拥有一种自由,一种诚实面对自己、追随内心召唤去行动的自由。
而当我们真的这么做之后,往往就能坦然面对一切结果。这同样是一种值得过的生活,也是每个普通人可以拥有的生活。
当然这也不是件容易的事,很多人并不知道自己内心想要的是什么。四只小妖怪也不是一开始就知道,而是在取经路中跌跌撞撞前进,经历种种挫折、成功、考验后才终于明白自己的心意。
所谓“真经”并不在金碧辉煌的遥远灵山,而是在脚下这条坎坷泥泞的取经路上。
只要一直在路上前进,去见众生、见天地,最终就能照见自己真正的心意。
用《黑神话:悟空》制作人冯骥说的一句话概括电影正合适:踏上取经路比抵达灵山更重要。
影片决战之后迎来的平静时刻,大概就更是属于中国人的留白与哲思。
他们的一切努力被修正,没有得道成仙,没有逆天改命,甚至未来得及说出自己的名字。
从哪里来,回哪里去,缘起缘灭,不增不减。
但作者的悲悯又留给了观众一丝希望——哪怕拼尽全力最终仍是历史中的尘埃,却依然可以被“看见”——村子里的百姓修起一座小小神龛,里面供奉的不是齐天大圣和唐僧师徒,而是那四个直到影片结束也没有姓名的小妖怪。
今天的“+音”到此结束,感谢聆听。
来源:综合央视新闻、三联生活周刊、澎湃有戏
整合:毛帅楠
主播:草莓蘑菇酱
录制:陈明记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