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再到东莞大岭山,听一遍东纵故事·寻迹东莞

作者 王颖;谢麦诗;邓浩;孙沛川 2025-08-23 13:55
02:11

视频|再到东莞大岭山,听一遍东纵故事·寻迹东莞

青山静默

但它记得

血与火中的每一次搏杀

背靠东莞大岭山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背靠东莞大岭山的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

1938年10月12日

日军铁蹄扑来

南粤大地在战火中哭喊

1938年10月,蓄谋已久的日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广州及东江下游地区大片国土沦陷。

1938年10月,蓄谋已久的日军在广东惠阳大亚湾登陆,广州及东江下游地区大片国土沦陷。

三天以后

一面战旗就在硝烟里高高竖起

那是东莞人民自己的抗日武装

1938年10月15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东莞中山公园(今东莞市人民公园)组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南地区较早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也是东江纵队的重要前身之一。图为东莞中山公园旧貌。

1938年10月15日,东莞抗日模范壮丁队在东莞中山公园(今东莞市人民公园)组建,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华南地区较早建立的人民抗日武装,也是东江纵队的重要前身之一。图为东莞中山公园旧貌。

他们是进步青年、是教师、是学生

百余人的“老模”队伍

成了东莞刺向侵略者的第一柄尖刀

1938年10月19日,日军占领石龙。11月13日,战士们主动渡过东江,在刘屋村伏击日军。这一仗史称“榴花阻击战”,是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对入侵日军的一次较早的有组织的抵抗。图为“榴花阻击战”遗址。

1938年10月19日,日军占领石龙。11月13日,战士们主动渡过东江,在刘屋村伏击日军。这一仗史称“榴花阻击战”,是中共广东地方组织领导人民抗日武装对入侵日军的一次较早的有组织的抵抗。图为“榴花阻击战”遗址。

两年后

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三大队

挺进东莞大岭山

开辟敌后根据地

大岭山位于东莞县西南部,与东南面的阳台山遥遥相对,两条公路以及广九铁路沿大岭山区周围而过,犹如一把插在东江地区敌人心脏上的尖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

大岭山位于东莞县西南部,与东南面的阳台山遥遥相对,两条公路以及广九铁路沿大岭山区周围而过,犹如一把插在东江地区敌人心脏上的尖刀。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是东江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图为大岭山抗日根据地第三大队大队部旧址。

村民腾出房子、拿出粮食

个个奔走相告

“‘老模’回来了!”

游击队员和乡亲父老并肩

但他们面对的

是人数几十倍的日伪大军

大岭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党的领导下,大岭山根据地的抗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也因此成为周围日军的“眼中钉”。

大岭山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党的领导下,大岭山根据地的抗日热潮一浪高过一浪,也因此成为周围日军的“眼中钉”。

孤悬敌后

却总能以小击大、以弱抗强

甚至让日军在百花洞战斗后哀叹

“这是进军华南以来最丢脸的一战”

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游击队毫不退却,顽强作战。其中,百花洞战斗尤为英勇激烈。战斗历时两天一夜,最终毙伤敌人50余人。

面对敌强我弱的局势,游击队毫不退却,顽强作战。其中,百花洞战斗尤为英勇激烈。战斗历时两天一夜,最终毙伤敌人50余人。

即便是“万人大扫荡”

游击队也毫不畏惧

夜幕下,他们三路突围

敌人扑了个空

只能灰溜溜离开

1943年11月18日,日伪军9000余人对大岭山发动“万人大扫荡”。部队利用天时地利,抄小路、翻山岭、过河沟,从敌人眼皮底下钻出包围圈。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游击总队不仅粉碎了日伪军的“万人大扫荡”,还打通了广九铁路沿线的解放区。

1943年11月18日,日伪军9000余人对大岭山发动“万人大扫荡”。部队利用天时地利,抄小路、翻山岭、过河沟,从敌人眼皮底下钻出包围圈。经过1个多月的战斗,游击总队不仅粉碎了日伪军的“万人大扫荡”,还打通了广九铁路沿线的解放区。

胜利从不会轻易到来

背后是无数生命的倒下

瓮窑村儿童团团长林树连

就义时年仅13岁

送7个子女上前线的“英雄母亲”李淑桓

在大塘村开展秘密情报工作时

不幸被顽军毒打杀害

李淑桓将七个子女送上抗日战场,一门四烈士。

李淑桓将七个子女送上抗日战场,一门四烈士。

更多战士,托起生的希望

港九大队的黎洪

在香港西贡护送过两批“水客”

那是一场规模宏大的“文化名人大营救”

如今101岁的黎洪,曾参与“文化名人大营救”。1942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帮助何香凝、茅盾、邹韬奋、梁漱溟等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从虎口中脱险,安全转移到大后方。

如今101岁的黎洪,曾参与“文化名人大营救”。1942年,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前身)帮助何香凝、茅盾、邹韬奋、梁漱溟等大批爱国民主人士和文化界知名人士从虎口中脱险,安全转移到大后方。

这件美国军衣

来自飞行员克尔

他在香港坠机后

被游击队员和村民营救

多年后

两个儿子将他的遗物送给纪念馆

1944年2月,克尔在轰炸香港启德机场时被日军击中坠机,游击队员和村民接力帮助他转移隐藏,并将其从香港护送回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

1944年2月,克尔在轰炸香港启德机场时被日军击中坠机,游击队员和村民接力帮助他转移隐藏,并将其从香港护送回东江纵队司令部所在地。

幸好我们没有忘记

新的一批“东纵小战士”“港九小英雄”出发

一代又一代的孩子

在红色记忆里成长

近年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依托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策划开展“东纵小战士”“第二课堂”“东纵联队”等各类研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近年来,广东东江纵队纪念馆依托大岭山抗日根据地旧址,策划开展“东纵小战士”“第二课堂”“东纵联队”等各类研学活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

是铭记,也是传承

我们挺直脊梁

一遍遍走过大岭山这片故土

林间的风声

似乎仍回荡着当年的口号

那些战斗 那些身影

从未真的远去

文字:王颖

出镜:谢麦诗

拍摄/制作:邓浩

设计:孙沛川

策划:靳延明

编辑 黄新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