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5日,深圳南山再度夺冠。
在最新发布的赛迪百强区榜单上,南山区以“经济规模最大、发展质量最高”的双重优势,连续9年高居榜首。
这份榜单搭建了经济实力、增长动力、内生支撑、区域能级、共享发展5个一级指标,并从财政科学技术支出占比、人口聚集度、新增就业人口等23个维度解剖城区的发展质量,南山展现出了可贵的多维度优势。
尤其亮眼的是,南山一个区的经济总量,足以让全国近九成地级市仰望——2024年,9500.97亿元的GDP,使南山距“万亿俱乐部”仅半步之遥。
2024年全国“万亿城市”仅有27座。把9500.97亿元的数字放在全国坐标系中,南山表现也十分亮眼,仅比排名第30位的城市低19亿元。
“一个区抵一城”的超级样本,既是南山建区35周年的发展积累,也是全球罕见的经济密度奇迹。南山185.22平方公里的辖区,每平方公里产出51.3亿元,折射出了这个广东经济第一区的硬核实力。
逼近万亿台阶的底气
8月4日,南山公布2025年上半年经济数据,地区生产总值为4980.06亿元,同比增长4.8%,接近5000亿元。
8月6日,《深圳市南山区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披露了南山2025年挺进“万亿元俱乐部”背后的底气。
在地区生产总值方面,南山藏着两大结构性密码:
产业能级“钻石结构”:二产增加值2289.22亿元(增速5.0%),三产增加值7209.90亿元(占比75.89%),形成“先进制造底座+现代服务尖峰”格局。
经济密度创纪录:以184.44万常住人口计,人均GDP突破51.87万元(增长3.1%),每平方公里产出强度继续领跑全国。
藏在细节中的创新引擎
与此同时,南山的增长动能藏在细分数据中:
战略性新兴产业扛鼎,增加值达5661.08亿元(占GDP59.6%),其中数字与时尚产业(3164亿,增12.3%)、高端装备(172亿,增29.6%)、绿色低碳(314亿,增15.5%)等新质生产力表现亮眼。
工业“硬核突围”:规上工业增加值2329.19亿元(增长7.7%),计算机通信设备(5262亿产值)、电气机械(492亿,增12.8%)等五大行业贡献显著,燃气生产供应业更以52.4%增速“异军突起”。
出口韧性超预期:工业出口交货值2026.55亿元(增长14.2%),占销售产值比重提升至25.9%,印证“深圳制造”全球竞争力。
技术策源力爆发:全年专利授权量51804件(发明专利占53.5%),5503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汇聚全市21.9%创新火力。
南山连续9年夺得百强区榜首,非一日之功,而是35年建区史与45年特区精神的结晶。从9500亿GDP的奇迹,到每平方公里51.3亿元的经济密度,再到59.6%的战略新兴产业占比,这座城区用硬核数据证明,挺进“万亿俱乐部”,南山指日可待。
南方+记者 曾子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