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志愿净滩活动举行

作者 张子俊 2025-08-08 13:10

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

8月2日上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以下简称“十五运会”)开幕倒计时100天之际,由省生态环境厅、省自然资源厅、省委社会工作部联合主办的2025年粤港澳大湾区广东志愿净滩活动,以“美丽广东志愿有我”为主题,在广东沿海14市统一开展,并邀请香港、澳门等地同步开展。其中,活动主场设在惠州大亚湾,并在此举行启动仪式。

惠州主场净滩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捡起海滩上的垃圾。

惠州主场净滩活动现场,志愿者们捡起海滩上的垃圾。

本次活动也是宣传推进美丽全运的重要内容,现场播放了著名田径运动员苏炳添的宣传视频,他呼吁公众减塑降碳,让大湾区更美丽;花样游泳世界冠军、奥运亚军陈晓君也与志愿者代表一道,发出“美丽广东志愿有我洁净海滩‘无废’全运”倡议。

“无废”理念风靡

广东14城净滩守护美丽海湾

广东作为海洋大省,海域面积41.93万平方公里,大陆海岸线长约4100公里。此次活动旨在贯彻落实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精神,面向公众大力宣传海洋生态保护,助力推进美丽全运、美丽海湾、美丽广东、海洋强省建设。

启动仪式后,来自省、市有关单位以及当地企业20多支生态志愿服务队伍,在惠州大亚湾黄金海岸和双月湾开展净滩捡跑活动,清理沿途海滩垃圾。

惠州大亚湾区蓝色海湾公益协会会长路小轩表示,在省直有关部门号召下,沿海各市生态环境社团首次实现全省联动、政团互动开展志愿净滩活动,充分体现了广东对生态环境志愿服务的重视与关心,“我们将持续加强联动,共建共享美丽广东美好家园”。

活动现场,陈晓君与志愿者代表共同发出环保倡议。她说:“希望大家践行绿色低碳生活。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注意不要乱扔垃圾。看到垃圾及时捡拾,为大海减负。”

当天,主场外广东多地结合实际,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志愿净滩活动和海洋环保宣传活动。

在珠海香洲区海天公园沙滩、海天驿站公园沙滩、珠海博物馆等,净滩活动如火如荼开展。志愿者领取长柄夹、垃圾袋、手套等工具,沿沙滩徒步行进,清理海滩垃圾。

在湛江赤坎区金沙湾,环保志愿者用实际行动为海洋“减负”。部分志愿者深入红树林生长区域清理垃圾。现场还有许多家长带孩子共同参与,“小小环保卫士”成为海滩上亮丽的风景线。

在揭阳,志愿者穿梭在澳角村党群服务中心养老服务站、神泉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神泉镇华家村海滨等地,组织专题宣讲、制作贝壳创意手工、在海滩上捡拾垃圾等,呼吁群众共同守护海洋生态环境。

在茂名中国第一滩旅游度假区,志愿者仔细捡起海滩上的塑料袋、食物残渣、木片、纸屑等,一些志愿者走到游客聚集处,提醒大家注意保护海滩环境。

东莞虎门海战博物馆外的沙滩上同样热闹,约60名志愿者(含25组亲子家庭)参与净滩活动,通过记录称重,本次活动共捡拾各类垃圾40.42公斤。现场还设置科普讲解、互动体验等,引导公众主动保护海洋。

东莞净滩活动现场,志愿者带着孩子一起保护海滩环境。

东莞净滩活动现场,志愿者带着孩子一起保护海滩环境。

“让我们一起,争当绿色发展理念的传播者、践行者,争当海洋生态文化的弘扬者、塑造者,带动和鼓励更多企业、公众积极参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实际行动守护我们的蓝色家园。”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现场呼吁。

志愿服务成时尚

凝聚各方力量共建美丽广东

志愿服务是推动公众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方式。此次净滩活动也是落实“美丽广东志愿有我”三年行动方案的具体举措。

今年初,省生态环境厅联合省委社会工作部印发《“美丽广东,志愿有我”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及2025年重点任务清单,这也是广东近年来首份生态环境志愿服务专项行动方案。

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生态环境志愿服务行动将重点开展生态志愿服务队伍建设、培育品牌项目、志愿服务试点、生态文明宣讲“六进”活动等十大重点工作。

透过志愿净滩活动,能看到广东守护海洋生态环境的决心。“十四五”以来,广东以打好珠江口邻近海域综合治理攻坚战为抓手,全面推进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一河一策”推进入海河流总氮治理与管控,持续开展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全省海洋生态环境质量稳中向好。同时,聚焦沿海市城镇建成区毗邻的15个海湾,近年来联合多部门部署开展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推动沿海城市建立海洋垃圾清理长效机制,致力于解决岸滩垃圾聚集问题,提升公众亲海体验的获得感。

省生态环境厅数据显示,广东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连续5年保持90%左右,重点海域入海排污口整治率达84.7%,海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为我省先后成功打造4个国家级美丽海湾、12个省级美丽海湾提供有力支撑。

省生态环境厅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联合省直相关部门、沿海各地城市,不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带动和鼓励更多企业、更多公众加强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以实际行动守护蔚蓝家园,为打造美丽中国先行区和国际一流美丽湾区,贡献更多志愿力量。

海洋废塑料“重生”

减塑降碳赋能美丽全运

“一起减塑降碳,让湾区更美丽”,活动现场,苏炳添通过宣传视频,呼吁各方助力“无废城市”“无废全运”建设。此次净滩活动也是广东推进“无废全运”的内容之一。

当前,粤港澳三地将绿色低碳环保理念贯穿十五运会的全过程、各领域,同时把“无废”理念、行为、模式融入到赛事筹备、举办和赛后利用全过程,践行美丽全运建设要求,并积极探索“无废全运”广东模式。

在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指导下,今年以来,省生态环境厅联合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等单位,开展“减塑降碳美丽全运”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美丽吉祥物系列公益活动。

结合美丽吉祥物系列公益活动开展,此次净滩活动收集的海洋废塑料交由再生回收企业,作为制作限量版美丽吉祥物的原材料,并运用溯源小程序采集碳足迹等相关信息。

净滩活动现场,憨态可掬的吉祥物受到围观。这款定制吉祥物纪念品的底座以海洋贝壳为原型,上部分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吉祥物“喜洋洋”造型,寓意美丽可爱的“喜洋洋”在海上起舞;将广东“无废城市”宣传口号“粤无废湾更美”与美丽海湾元素相结合,深化美丽全运、“无废全运”的理念表达。

用海洋废塑料作为原料之一制作的限量版吉祥物。

用海洋废塑料作为原料之一制作的限量版吉祥物。

同时,广东正全领域积极推进源头减量,全过程推动循环利用,全流程防控污染风险,推动办赛城市赛前规划设计应绿尽绿、赛时固体废物能减尽减、赛后物资设备可用尽用,打造具有岭南特色的“无废全运”。

广东坚持低碳环保办赛,赋能“零碳”全运。各地积极落实“双碳”行动,推动建立赛事碳排放管理体系,指导推进赛区赛事碳排放核算工作,并提前谋划抵消路径,积极探索特许经营领域绿色低碳管理。

撰文:张子俊 粤环宣

编辑 冯颖妍 周煦钊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