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条村因为这块地争吵了30多年,今天终于分割清楚了!”遂溪县城月镇周上村一位村民开心地说道。
这场从1988年延续至2025年的土地纠纷,在遂溪县综治中心的斡旋下,多部门形成合力共同达成和解。双方一致同意修建一条长600米的水泥路作为地界分割线,既厘清了产权又便利了通行,为这场跨世纪积案画上温暖句号,成为当地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注脚。
近年来,遂溪县按照上级决策部署,充分整合资源力量,全力推进县镇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让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一站式”解决群众各类诉求,推动基层社会治理提质增效。
多中心汇集
“一站式”解决矛盾纠纷
基层各类矛盾时有发生,且往往千差万别。群众的问题诉求如果不能及时反映,往往容易激化矛盾。遂溪县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创新推出“3+3”联调机制,让群众“就近能反映、就地能解决”。
“以前村里有纠纷没人管,越拖越僵;现在村里就能调解,三次调不成还有镇里接着管,心里踏实多了。”村民王叔的切身感受,道出了“3+3”联调机制带来的治理新变化。
市民在遂溪县综治中心接受矛盾调解服务。受访者供图
市民在遂溪县综治中心接受矛盾调解服务。受访者供图
针对基层矛盾“发现难、化解慢”的痛点,遂溪县创新推出分级调解机制:群众反映的纠纷先由属地村级组织开展首轮调解;经过三次耐心调处仍未化解的,流转至镇街级相关职能部门进行专业介入;若镇街层面三次调解仍未达成共识,则提交镇街综治中心组织各职能部门联合攻坚。
这一闭环式调解体系精准发力,推动90%的矛盾纠纷在村级层面就得到妥善解决,让大量潜在冲突化解在萌芽状态,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县级的难事、烦事可以上哪解决?在遂溪县遂城街道的一角,县综治中心用实实在在的服务给出答案。遂溪县综治中心实行多部门集中办公、集约管理、集成服务,采用“1+1+6+N”模式,即设立1个导引区、1个开放式综合服务窗口、6个功能中心、N个功能室,“一站式”为群众提供“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地”的便利服务,努力实现矛盾纠纷做得早、抓得准、防得住。
走进县综治中心,科学划分的功能区域各显其能。引导受理区设置敞亮整洁的群众接待大厅,让群众来访第一时间得到回应;多元化解区涵盖矛盾纠纷调解室、心理咨询室、品牌工作室等专业空间,更引入“和事佬”调解工作室、“甜姐”家事工作室和“舒心驿站”等特色平台,用乡情、法理、温情化解各类心结;指挥调度区则整合数字化资源,为矛盾预警和高效处置提供支撑。
多部门进驻
到综治中心就能“找个说法”
多部门齐聚,除了能高效整合资源、形成强大调解合力外,还可助力实现一扇门“解千愁”。反复跑、多头问……这类困扰遂溪群众已久的“老大难”问题,在遂溪县综治中心得以被破解。
群众在遂溪县综治中心进行协商调解。受访者供图
群众在遂溪县综治中心进行协商调解。受访者供图
县综治中心健全部门进驻中心机制,协调县内多个部门选派业务骨干以“常驻、轮驻、随驻”方式进驻,为群众提供矛盾化解、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等服务。
在一楼的群众接待大厅,县综治中心综窗受理员认真记录下群众提出的困惑和诉求,并耐心地对来访群众解释处理流程。“现在群众不用再四处奔波,各个部门在这里协同办公,确保群众诉求有人接、难题有人解。”遂溪县综治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多部门的集聚不仅提高了办事效率,更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便捷与温暖。
此外,县综治中心依托“粤平安”综治中心业务系统,对矛盾纠纷进行及时分类登记、准确录入,转办交办群众来访事项。同时,建设视联网会议、网上巡回法庭等系统,打造集社会治安防控、矛盾化解、法律服务等于一体的信息化、数字化管理云平台,达成“一图可见、一网统管”的治理效果。
不仅如此,遂溪县还以各镇街综治中心为枢纽,全面推广“矛盾纠纷·码上办”项目。群众只需扫一扫葵花码,即可轻松上报诉求,真正实现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足不出户便能解决烦心事。与此同时,县综治中心常态化组织人员,通过10410支视频监控摄像不定时巡查全县各镇街及各自然村主干道。结合“雪亮工程”建设,实现了“人防+技防”的监管模式。在村中治安防控和安全隐患排查方面,能够提前预判,引导群众共同做好防范工作,全面提升辖区安全稳定水平。
调解工作室进驻
多元力量助力矛盾化解
“这两个村子围绕这块土地的纷争持续了百余年,如今终于解决!往后,我们再也不用因这块地起冲突了!”遂溪县遂城街道桃溪村一位村民开心地说道。近日,一宗持续多年的土地纠纷终于落下帷幕。这起纠纷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县综治中心内的“和事佬”工作室功不可没。
在遂溪县综治中心,多个调解工作室的进驻,成为一大亮点。目前进驻的“和事佬”调解工作室和“甜姐”家事工作室,均凭借其调解优势和专业能力,在化解各类矛盾纠纷中显现出重要效能。在他们的参与下,许多剑拔弩张的邻里纠纷变得平和,多年难解的家庭矛盾得以破冰,成为县综治中心“一站式”服务的重要帮手。
遂溪“甜姐”为群众答疑解惑。受访者供图
遂溪“甜姐”为群众答疑解惑。受访者供图
据了解,遂溪县遂城街道桃溪村、新安村因交界处“溪仔岭”权属争议产生纠纷已有多年,矛盾一直难以被调和。近期,负责该起事项的工作专班借助“和事佬”工作室的力量,搭建纠纷双方交流平台,缓解对立情绪,营造友好氛围,逐步推动纠纷往化解的方向发展。
在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来自两村享有较高群众声望、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老干部、人大代表等“和事佬”们一起参与,从“情、理、法”三个角度出发,摆事实讲政策,解释法律辨析事理。经努力,纠纷双方达成协议,厘清了土地权属范围,修建一条硬地化道路作为争议土地分界线。目前该道路已竣工通车,纠纷圆满化解。
遂溪县综治中心通过整合资源等创新模式,构建起多元共治的矛盾纠纷化解格局,以“一站式”服务打通了基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这一实践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土化创新,为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提供了鲜活样本。未来,遂溪县综治中心将持续优化功能,助力群众诉求得到更高效的解决,为平安建设注入持久动能。
■相关
城月镇多年集体土地纠纷得以化解
多元解纷暖民心
随着红色印章缓缓印在协议书上,城月镇虎头坡村委会周上、周下与燕巢三村关于“新朗岭”的土地纠纷终于尘埃落定。
时间回溯至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遂溪县城月镇“新郎岭”地处周上、周下及燕巢等三村交界处,占地面积约200亩。彼时,这片土地便时常发生纠纷。至20世纪90年代,更是一度因“新朗岭”的土地归属问题,爆发了群体冲突事件。此后,关于这片土地的争议,始终未停歇。
转机在“化解矛盾风险 维护社会稳定”专项治理行动开始后降临。城月镇加大力度,组织精干力量多方协调,大力化解该件矛盾纠纷。通过城月镇综治中心把相关问题转交到遂溪县综治中心,县综治中心按照分析研判机制,组织多个力量下沉协助城月镇。
2025年1月7日城月周上、周下与燕巢村达成了土地分割协议书。《土地分割协议》中约定由周上、周下村提供土地,共同筹资修建一条长约600米的水泥路作为双方争议地的分割界线。
但由于城月镇资金不足,该路无法修建。县综治中心就此工作向市综治中心报告。2025年5月6日,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陈峻华结合“平安夜访”工作到虎头坡村委会实地了解,对周上、周下及燕巢等三村争议地作出要求,进一步提出要依法依规彻底解决群众矛盾问题,同时要求经过自然资源部门测量是否符合国家修建相关政策。在市综治中心的协助下,目前,城月镇周上、周下村已修建好作为双方争议分界线的水泥路。至此,城月镇周上、周下村几十年的土地纠纷问题得到了真正解决。
撰文:甘雨洁 李怡茜 遂政法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