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的日子里,薛其坤、郑永年向深博作出重要捐赠……

作者 郭悦 2025-08-27 06:31

2025年是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作为特区最早建立的文博场馆,深圳博物馆见证了深圳城市的发展变迁。

8月26日,深圳博物馆志愿者们身着鲜艳的红马甲,在同心路馆和金田路馆以“春天的故事”主题合唱快闪形式唱响了对特区生日最真挚的祝福,也拉开了深圳博物馆系列活动的序幕。藏品入藏、签约仪式、美育课堂、文创新品……多项精彩活动,让城市记忆在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中焕发新生。

勋铭共守 馆藏荣光

记者从当天活动获悉,2023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南方科技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薛其坤先生,正式授权深博复制其荣获的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章及证书。

薛其坤院士是量子物理领域的领军者,率领团队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学术影响;在异质结体系中发现界面增强的高温超导电性,开启了国际高温超导领域的全新研究方向。

同时,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学勤讲座教授、公共政策学院院长、前海国际事务研究院院长郑永年先生,向深博捐赠其签名版学术著作书稿,包括《大趋势:中国下一步》《中国模式》《Renaissance Rebuilding Chinese Civilization》三部著作的签名版打印书稿及电子版。

以物证史 以展为桥

当天,深圳博物馆与深粮控股联合举行改革开放类展品支持签约仪式,旨在通过馆企合作,共同保护和展示深圳改革开放的历史印记,致敬特区辉煌历程。深粮控股作为深圳市最大的“米袋子”,其发展历程是特区发展的生动缩影。 仪式现场,深粮控股向深圳博物馆捐赠了一批具有历史价值的珍贵影像资料,包括经典的“深宝”饮品历史广告片、包装设计版等,深粮控股旗下深宝投资公司与深圳博物馆签署了《深博改革开放类展览的展品支持协议》。同时,双方围绕未来拓展“馆企合作”模式、探索“文化+民生”跨界融合等进行了座谈交流。

科技赋能 以美育人

创新打造的美育学堂向公众正式开放。美育学堂通过数字化技术全面激活馆藏资源,构建起集教育、研学、科普、研究于一体的现代化美育平台,让文物在科技赋能下焕发全新生命力。

学堂以“博物致知”和“博悟至之”两大板块为架构,通过数字化手段打破传统展陈边界。在“技术护宝绽新颜”展区,文物魔墙和三维展柜构建起可视化的文物智慧图谱,观众只需指尖轻触,即可实现与千年文物的“跨时空对话”;“裸眼三维美育传”展项突破传统展示局限,通过前沿的3D技术让文物“走出”展柜,打造沉浸式美学课堂;“影像承知播美”则通过影像叙事,将城市发展历程与文物之美完美融合。

在互动体验方面,创新推出“动态百科”系统,整合博物馆历年数字互动展项,构建起立体化的美育延展平台。“数字复展”技术更是让过往精彩展览得以完整重现,观众可突破时空限制,近距离品鉴文物纹饰肌理,感受展览背后的文化脉络与创意巧思。

未来,学堂将面向学校实行预约开放。预约者可按预约时间段使用场地及设备进行教学。

南方+记者 郭悦

通讯员  陈丹莎、赖聪琳

编辑 王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