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
这台生命的“永动机”
每一次跳动都关乎
我们的生命质量
9月29日是世界心脏日
今年传递的核心理念是
“律动不息”
在节奏快、压力大的现代生活中
中医药如何守护
我们的“心”健康?
广东省名中医
广东省中医院心血管科大科主任
邹旭教授
为您支招
↓↓
很多人以为,心脏病就是“心痛、胸闷”。邹旭指出,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脏的异常表现远不止于此。
典型信号:
胸闷、胸痛(心痛)、心慌心悸、气短喘促,多表现为活动后症状加重。
不典型信号(尤其需警惕!):
“心胃同病”:莫名出现胃脘胀痛、恶心呕吐,可能是心源性的。
“心肾相交”:头晕耳鸣、腰膝酸软,也可能与心阳不足有关。
“心神不宁”:焦虑不安、失眠多梦、记忆力下降,是“心主神明”功能失调的表现。
“心其华在面”:面色苍白、口唇青紫、舌下脉络瘀紫。
邹旭表示,“心病不单治心”,需有整体观。心脏的求救信号可能表现在全身任何部位,及早识别、整体干预是关键第一步。
很多人觉得中医药看不了心脏病,这是一个巨大的误区。邹旭表示,中西医结合有“奇”效。
1. 急症能“攻”
在急性心梗、心衰的抢救中,严格遵循国际指南标准诊治,同时,及时配合中医药“回阳救逆”“温阳利水”“活血化瘀通络”等治法,显著改善患者症状,稳定生命体征,为后续治疗赢得宝贵时间。
2. 慢病善“守”
对于冠心病、高血压、慢性心衰等,中医药在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减少西药副作用、预防疾病再发等方面优势突出。
比如,支架术后胸闷,中医药可以活血化瘀、通络止痛;降压药吃后乏力精神不佳,中医药可以益气养阴,助您恢复精力;心衰反复住院,中医药温阳固本,养心肾、利肺水,让心衰患者在家更安稳。
邹旭认为,上工治未病,最好的医生是自己。他为大家带来3个“养心”要诀。
要诀一:心要静
养心先养神。精神压力是心脏的第一大敌。长期焦虑、紧张,会过度消耗心气与心阴,导致心神不宁、气血失调。因此,养心的关键在于静神、顺志,使气机条达,脏腑和谐。具体有以下做法:
1. 午休小憩
13点左右闭眼静卧15~30分钟,是为心脏“充电”的最佳方式,恢复心神能量。
2. 睡前静坐
睡前放下手机,打坐5~10分钟,采用腹式呼吸(深吸气时气沉丹田),调息凝神,放空大脑,让心神回归本位。
3. 推荐代茶饮
百合莲子茶:百合10g、带心莲子10g,泡水饮用,可清心安神、滋阴润燥。
开心五味饮:太子参10g、麦冬10g、陈皮5g、丹参5g、乌梅5g,煮水饮用,具有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安神益智之效,适用于阴虚火旺、口干失眠、心烦等症状。
要诀二:身要动
“气为血之帅,气行则血行”。运动能生发阳气、促进气血流通、疏通脉络,是维护心脏功能的关键。同时,“汗为心之液”,适度出汗可代谢废物,但过度耗汗会伤心液。通过运动与自然疗法结合,可调和气血、排出邪气,对代谢性疾病(如肥胖、高血脂、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等)有显著益处。具体有以下做法:
1. 推荐运动
八段锦、太极拳、快走。尤其是八段锦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通畅三焦气机)和“摇头摆尾去心火”(引心火下行),能强心活血、调节阴阳。动作和缓,适合日常练习。
2. 穴位按摩
按揉内关穴(手腕横纹向上三指宽处,两筋之间)3~5分钟,能缓解心慌、胸闷,是公认的“强心穴”。
3. 自然疗法
选择清晨或傍晚阳光和煦之时,适度沐浴阳光约15至30分钟。此法可助人体吸纳自然阳气,对阳气虚弱者尤为适宜,能起到“采阳补肾”之效,鼓舞脏腑阳气,提升精神活力。
阳光温煦可促进全身气血循环,加速新陈代谢,通过适度发汗促使邪气随汗而出;同时还通利二便,对肥胖、高脂血症、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调理康复大有裨益。
要诀三:食有节,强心需健脾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强心需健脾,心脏所需的气血能量,全靠脾胃运化水谷精微而转化。饮食不节、过食肥甘厚味易生痰湿,阻塞脉道,加重心脏负担。故强心必先健脾,饮食宜清淡、温和、有节。
饮食原则:
宜:清淡、温软、七分饱,细嚼慢咽,顾护脾胃阳气。
忌:过食生冷寒凉(损伤心阳)、油腻甜腻(助湿生痰)。
健脾是强心的根基,通过饮食调养可化生气血、疏通瘀滞、祛除痰湿。需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药膳,并长期坚持,方能收获良效。
推荐药膳与茶饮:
1. 通用健脾方
二芽神曲粥:炒谷芽、炒麦芽、神曲各10g,大米适量,煮粥食用。健脾胃、助消化。
黄芪山药粥:黄芪15g煎水取汁,加入山药、大米同煮。益气健脾,补虚强心。
2. 气虚/血瘀者
五指毛桃丹参饮:五指毛桃20g、丹参10g、陈皮5g,煮水代茶。益气补虚、健脾祛湿、活血化瘀,适合气短乏力、胸闷痛者。
红参健心汤:红参10~15g、陈皮5g、田七5g,加少量瘦肉炖汤。补气活血、温阳通脉,适合心悸胸闷、形寒肢冷者。
3. 痰湿内盛/血脂偏高者
祛湿茶饮:茯苓15g、桂枝10g、白术15g、红枣10g,煮茶代饮。健脾运湿、温阳化阴,改善痰湿体质。
山楂丹参饮:山楂10g、丹参5g,泡水或煎煮。活血化瘀、降脂消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