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肇庆举行的广东省庆祝2025年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活动上,由肇庆市非遗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站)打造的古法肉桂香牌亮相,备受市民关注。近一个月内,产品销量突破一万件,市场反响热烈,并获得广泛关注。
10月7日,在高要区南岸街道新江一村“登科文武堂”文化展示活动中,香牌制作工艺与文化内涵再次获得肇庆市委、高要区委关注,这一将特色农产品转化为高附加值文创产品的实践获得充分肯定。
肇庆市高要区是全国最大的肉桂种植区。数据显示,2025年高要肉桂种植面积已达70.05万亩,年产桂皮14.46万吨,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52.5亿元,产品远销中东、北美、东南亚等地。如何突破产业边界、提升价值链,成为高要肉桂产业发展的关键课题。
肇庆市首批非遗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站)以肇庆纸路文化产业有限公司为主体,秉持“传统工艺融入现代生活”的理念,历时数月潜心研发,推出古法肉桂香牌系列文创产品。该系列产品选用30年以上树龄的高要肉桂这一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为原料,充分挖掘其安神醒脑、驱蚊除湿的天然功效,并结合现代审美进行创意设计。
据悉,肇庆市非遗工作站(传统工艺与文旅融合发展工作站)此前已围绕肇庆多项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开发了一系列文创产品。其中,古法造纸文创DIY包荣获2023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金奖、第四届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创意设计大赛二等奖、第十八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工艺美术文化创意大赛”铜奖等殊荣。
南方+记者 杨逸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王露纯 李卓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