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级超强台风“桦加沙”进一步逼近广东沿海地区,南方电网广东湛江供电局高度重视,于9月23日10时将防风防汛应急响应提升至Ⅱ级,全体员工闻“风”而动,抓紧台风登陆前黄金期清障碍、除隐患、排风险,做细做实各项防御措施,织密电网安全防护网,全力以赴打好防御台风“主动战”。
科技赋能,“空中组合”精准查隐患
“科技赋能,让防风工作更精准、更高效。”面对17级超强台风“桦加沙”的逼近,湛江供电局生产指挥中心党员突击队主动出击,将激光雷达扫描技术精准嵌入防风防汛重点任务,利用“无人机+激光雷达”的空中作业组合,对输电线路走廊开展隐患“前置清理”,筑牢电网“风前防”的技术防线。
“传统的无人机巡检受视角遮蔽和地形限制,存在测量偏差和覆盖盲区,难以全面发现树障隐患。”为突破这一技术瓶颈,生产指挥中心引入大疆M350无人机搭载L2激光雷达的“空中作业组合”,实现风前特巡与树障治理的精准飞跃。
“通过远程操控这套系统,我们能够快速获取杆塔、导线、走廊地形与植被的高精度三维信息,并生成点云模型。”生产指挥中心智能作业班李钰琦介绍,“结合数字孪生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智能分析,可精准识别线路周边隐患,实现对树障与导线距离的厘米级测量,为科学清障提供有力依据。”自开展风前特巡以来,该技术应用已累计发现线下树障隐患474处、线边超高树障301处,大幅提升了线路走廊的安全裕度,为极端天气下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筑起了坚实的技术防线。
政企联动,努力织密“防风网”
面对来势汹汹的超强台风“桦加沙”,湛江供电局迅速启动应急联动机制,联合坡头区发改局、各镇街及村委会等多方力量,开展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隐患消缺行动:70余名工作人员齐心协力,在一天内完成8座变电站16处隐患整治,为电网安全筑牢坚实屏障。
此次行动依托“政府主导、电力执行、属地负责”的协同机制,针对坡头、官渡、乾塘、田头等8座变电站的周边环境隐患同步开展处置。区城综局协调专业保洁公司,仅用2小时便完成官渡变电站周边堆积垃圾的清理工作,消除了杂物随风卷入运行中电力设备的隐患;在乾塘变电站附近,工作人员发现一处年久失修的铁皮屋紧邻变电站,随即联系业主进行沟通,在取得同意后迅速组织拆除,提升了变电站对周边乡镇的供电可靠性。
截至9月23日下午3时,共完成16处隐患整改,垃圾清理、铁皮屋拆除、设施加固等工作均在台风登陆前顺利收尾,形成了“上下联动、条块协同”的高效工作格局,不仅展现了政企联动的高效性,更用实际行动验证了“提前排查、协同处置”应急工作思路的有效性,实现了“隐患排查无死角、问题整改零拖延”,为应对极端天气、保障民生用电安全积累了宝贵经验。
协同作战,企民携手共同清树障
“台风马上就到了,这些超高的树障再不清理,10千伏线路随时可能跳闸,整个片区用电都会受影响!”面对强台风“桦加沙”的逼近,湛江坡头供电局南三供电所副所长李俊第一时间赶到树障现场,耐心与用户沟通。
在清障现场,李俊仔细查看树木与线路的安全距离,向用户解释安全隐患:“一旦树木在台风吹袭下出现倒伏,导致线路出问题,大家冰箱、空调都不能用,停电了会更麻烦。”经过耐心沟通,用户不仅表示理解,更主动提出:“我们自家有吊机,自己来清理,不给供电所添麻烦!”
吊机很快到位,在李俊的现场指导下,清理作业有序展开。工作人员操纵吊车稳稳起吊,仔细控制切割角度,避免树枝触碰线路。短短几十分钟内,所有危险树枝被清理完毕,线路隐患得以排除。
“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是我们最快、最可靠的应急力量。”李俊表示,此次行动不仅排除了险情,也提升了居民保护电力设施的自觉性,他们也将总结此次“协调+动员”经验,与树障隐患点业主建立快速联动机制,变“被动清障”为“主动防护”。
目前,湛江供电局已全面落实各项防风防汛部署,全体干部职工跑在风前、干在实处,以最高标准、最实举措,持续加强设备运维和应急保障,守护电网安全生命线,全力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此外,湛江供电局温馨提醒广大市民,密切留意天气信息,台风天气尽量减少外出,远离电线杆、配电变压器台架等设施,及时对家里的线路情况进行检查,发现家中电器泡水、受潮,一定要将电器彻底干燥后再使用。各社会用电主体要做好产权所属设备检查,发现隐患请及时排除。如发现供电线路断落、供电设备浸水,请立刻远离并及时拨打24小时供电服务热线。
撰文:胡梦杰
通讯员 李海明 符剑婷 吴理华 谢兰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