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石井:桥底“坑人路”3天变坦途,代表“码上办”获居民点赞

作者 李嘉益 2025-09-28 15:19

“以前开车经过这桥底,得小心翼翼绕着坑走,颠得慌!万一下雨积水看不清,太容易出事了!”家住广清高速某路段附近的廖小姐,如今站在平整崭新的路面上,向人大代表竖起了大拇指。而这一转变的关键,源于石井街人大代表中心联络站门口的一个“二维码”。

一个月前,该路段还是坑洼遍布、隐患重重的“难行路”。因年久失修且受重车碾压,路面早已伤痕累累,雨天积水后更成了隐形陷阱,不少车辆频频“中招”。尽管居民多次反映,但因涉及多部门协调,问题始终悬而未决。

今年9月,廖小姐通过联络站的“码上办”通道,将问题直接反馈给市人大代表徐香兰:“广清高速桥底路面全是坑,大车一过石子乱飞,太危险了!”收到诉求后,徐香兰立即联动石井街人大工委、城管办、应急办工作人员直奔现场勘查,当场完成照片拍摄、视频录制、位置记录等一手资料收集工作,随后即刻与市政所、城管办对接督办。最终各方敲定整改方案:由街道市政所联系施工队,采用沥青填补并压实平整路面,限时10天完工,同时设置绕行指引减少对居民出行的影响。

整改期间,徐香兰化身“工程质量监督员”,多次到现场跟进进度、检查施工质量。令人意外的是,原计划10天的工程仅用3天便全面完工,坑洼路面变为平整坦途,以往的颠簸噪响彻底消失。

整改前。

整改前。

整改后。

整改后。

“现在开车经过,稳得很!再也不用担心爆胎或溅水了。”“二维码反映问题真方便,人大代表是真的在办事!”“希望这样的‘码上办’能推广到更多地方!”居民们纷纷为高效整改点赞。

从“行路难”到“安心行”,改变的不仅是路面状况,更是基层治理的“响应速度”。一个小小的二维码,架起了民生诉求与履职担当的桥梁,彰显了“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的基层治理温度。

撰文:李嘉益

编辑 程钰琳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