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漂垃圾漂进红树林

南方+  2025-07-09 19:37
05:18

(海漂垃圾漂进红树林,时长共5分18秒)

海漂垃圾漂进红树林

广东第二大江——韩江,在汕头分流,以梅溪、新津河、外砂河、莲阳河、黄厝草溪、义丰溪等支流及排渠入海。各河口之间的连片滩涂,形成潮汕地区最重要的湿地——韩江口滨海湿地。即使六月盛夏,自培隆沙滩沿围堤一路向北,沿途皆可见鹭鸟或齐飞,或在湿地树林休憩。

很多外地人并不知道,今天这样的美丽风光,离不开当地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这几年共同的努力。近年来,汕头市持续推进红树林营造与修复工作,韩江口滨海湿地的生态环境也得到改善,吸引不少珍稀濒危鸟类来此活动,有摄影师曾在此拍摄到中华凤头燕鸥、黄嘴白鹭等多种珍稀濒危鸟类。

几年前,此处湿地曾饱受海漂垃圾的困扰,大量生活、生产垃圾在海边“随波逐流”,充斥在培隆沙滩和湿地各处。近年来,当地安排专人每天负责清理培隆沙滩上的垃圾,已让沙滩焕然一新。但多年的困扰,至今却尚未完全解决,南方日报、南方+记者近日走访发现,仍有不少海漂垃圾隐藏在湿地红树林之内。

五颜六色的海漂垃圾来自何处?又为何难以彻底清理?以至于在日积月累的堆积之下逐步侵占候鸟们的生存空间。不少鸟儿只能在垃圾堆上栖息、觅食,树下垃圾就像给这一幅天然美景贴上一块“狗皮膏药”!

2025年6月25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大片海漂垃圾覆盖红树林根部。

2025年6月25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大片海漂垃圾覆盖红树林根部。

调查:

候鸟栖息地内藏垃圾带,彩色浮球海上来

作为韩江口最重要的珍禽聚集地,莲阳河口培隆沙滩是亚洲罕见的“海中沙滩”。它一头连着红树林,伸入大海约3公里,是绝佳的水鸟高潮位栖息地。

2023年11月29日,傍晚时分,培隆沙滩上,一群海鸟在栖息,旁边是颜色各异的海漂垃圾。

2023年11月29日,傍晚时分,培隆沙滩上,一群海鸟在栖息,旁边是颜色各异的海漂垃圾。

“韩江口绝大部分濒危鸟种记录来自这里。”当地候鸟保护志愿者飞哥(化名)告诉记者,此处是大批候鸟春秋迁徙时的中途停歇地,高峰期可见万鸟云集的盛况,即使是盛夏,也能观赏到燕鸥类为主的多种水鸟。

2023年11月30日,傍晚时分,培隆沙滩上,一只阔嘴鹬藏身于海漂垃圾之间。

2023年11月30日,傍晚时分,培隆沙滩上,一只阔嘴鹬藏身于海漂垃圾之间。

自培隆沙滩北侧合昌围一路向北,航拍可见沿途湿地有大批白鹭在此飞翔。但镜头跟随鹭鸟的飞翔一转,在它们降落的红树林内,红、蓝、橙等各色的浮球就会进入视野,让人顿生恶感,极为有碍观瞻。

2023年12月1日,在培隆沙滩一带红树林,堆积着红色、蓝色等颜色的浮球,和边上连片绿色红树林形成鲜明对比。

2023年12月1日,在培隆沙滩一带红树林,堆积着红色、蓝色等颜色的浮球,和边上连片绿色红树林形成鲜明对比。

高空拍摄的图像显示,这些颜色各异的浮球,远远望去像密集簇拥的药用胶囊,和边上连片绿色的红树林景观、蓝色海域等,形成鲜明对比。

进入林中,记者发现林下湿地内的景象更让人触目惊心——大量浮球夹杂其他垃圾藏匿其中。这些浮球大多长70厘米、直径在20厘米左右,部分浮球口径处还用绳索捆绑。

2023年11月30日,培隆沙滩一带红树林,大量垃圾侵蚀红树林,一只野猫走在其中。

2023年11月30日,培隆沙滩一带红树林,大量垃圾侵蚀红树林,一只野猫走在其中。

2024年12月13日,培隆沙滩上的彩色塑料浮球,日积月累,海沙覆盖了浮球。

2024年12月13日,培隆沙滩上的彩色塑料浮球,日积月累,海沙覆盖了浮球。

2024年12月12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海漂垃圾侵袭红树林地盘,一棵小树苗在海漂垃圾上扎根生长。

2024年12月12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海漂垃圾侵袭红树林地盘,一棵小树苗在海漂垃圾上扎根生长。

那么,彩色塑料浮球从何而来?

“海里来的。”该地毗邻汕头市澄海区莲下镇北湾村。村里一名50多岁的村民指着大海告诉记者,这些浮球是用来养殖生蚝的,“从南澳、饶平多个地方的海面上漂来的。附近海域有水产养殖场,浮球用久了绳子断了,就会漂来”。仅在与培隆沙滩隔海相望的南澳岛,生蚝养殖面积就达到2万多亩。航拍海面,那里确实可见密密麻麻的同类彩色塑料浮球。

2023年11月29日,在培隆沙滩对出2公里外的海域,生蚝养殖户利用彩色塑料浮球养殖生蚝。

2023年11月29日,在培隆沙滩对出2公里外的海域,生蚝养殖户利用彩色塑料浮球养殖生蚝。

有北湾村村民表示,这两年,由于当地推行将白色泡沫浮球更换为彩色塑料浮球,当地红树林里堆积的垃圾也相应改变。莲下镇一养殖户告诉记者,他的生蚝养殖区在培隆沙滩北面2公里远的海域。“彩色塑料浮球可以循环使用,我们用完会尽可能回收,一个的成本也要10多块钱。”不过,该养殖户也坦言,有时候有的浮球可能因台风、海浪等原因断绳漂走。

2024年12月13日,在培隆沙滩附近,一只牛背鹭在海漂垃圾堆中张望。

2024年12月13日,在培隆沙滩附近,一只牛背鹭在海漂垃圾堆中张望。

也有部分养殖户并未意识到回收浮球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养殖户骑着电动车前来回收彩色塑料浮球。他告诉记者,自己在离北湾村10公里外的地方养殖生蚝,发现培隆沙滩一带红树林里的浮球不少还能重复利用,为节约养殖成本,得空时他便会来这片红树林回收。没一会儿工夫,养殖户的电动三轮车上就绑满了浮球。记者询问为何不全部带走,对方则称坏的没用,不会回收。当记者追问如何处理废旧浮球时,该养殖户回复,“扔到海边,让它在海里漂”。

“发展海洋养殖和生态保护绝不矛盾,科学规划和组织实施得当,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华南农业大学海洋学院教授余祥勇向记者分析指出,国内外研究均表明,在近海养殖贝类等环境友好型生物,有利于当地海水质量提升,对海洋环境改善和其他海洋动植物生长繁育有利。养殖本身没有问题,有问题的是养殖户很多时候没有采用科学的理念和技术,例如目前惯用塑料泡沫、再生塑料浮球,一经风浪就会容易产生废物,成了污染近海区域的塑料垃圾。

2023年11月30日,培隆沙滩上一只死去的鲎。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当地渔民介绍,过去常在这片海滩见到它们的踪影。

2023年11月30日,培隆沙滩上一只死去的鲎。鲎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据当地渔民介绍,过去常在这片海滩见到它们的踪影。

困局:

天天清理天天来,海漂垃圾根治难

汕头海岸线周边的海漂垃圾问题,近年来不断引发舆论关注:2020年,有媒体报道,汕头南澳养殖水域在更换更为环保的彩色塑料浮球时,有养殖户并未按相关规定回收海面旧的白色泡沫浮球,而是将绳索割断,任其“随波逐流”;2023年底,有网友反映汕头市澄海区莱芜半岛海滩上堆积了大量渔业垃圾,目前当地已申请建立常态保洁机制,每天退潮后都会清理海岸……

2021年5月15日,培隆沙滩上,游客在游玩,各种海漂垃圾占据着整片海滩。

2021年5月15日,培隆沙滩上,游客在游玩,各种海漂垃圾占据着整片海滩。

2024年底,记者曾在培隆沙滩看到,有当地村民三三两两结队,在沙滩上清理海漂垃圾。村民们将垃圾在沙滩边规整成一个个小堆,随后有卡车前来将垃圾运走。

“几乎天天清理天天来,从早上六点干到下午三四点。”清理海岸线垃圾的工人老张表示,自己和当地几名工人一起负责培隆沙滩垃圾清理,仅是浮球,一天就会拉走六七车。但老张坦言无奈,浮球不同于其他垃圾,质量轻、数量多、体积大,经常收一车才几百斤重,转运非常麻烦,“卖废品都卖不上价格”。

2024年12月13日,在培隆沙滩上,垃圾清运工作人员清走一车海漂垃圾。

2024年12月13日,在培隆沙滩上,垃圾清运工作人员清走一车海漂垃圾。

汕头市生态环境局澄海分局工作人员则对记者表示,对培隆沙滩及周边的红树林区域,分局每个月都会组织定期巡查,发现有垃圾堆积便会通知属地进行清理,对培隆沙滩上的垃圾更是每天都会安排专人清理。而对于部分红树林底部仍堆积大量的海漂垃圾,该工作人员表示,因为每天涨潮两次,大量浮球和海漂垃圾漂过来,给巡查和清理带来一定难度。

2024年12月13日,培隆沙滩较以往已焕然一新。

2024年12月13日,培隆沙滩较以往已焕然一新。

对此,多位常年在培隆沙滩一带居住的养殖户、渔业捕捞者向记者表示,这两年来确实能遇到过来清理培隆沙滩一带垃圾的工作人员,“每天都有大量浮球从海面多个方向漂来,怎么清都清不完……”

破局:

清理修复迫在眉睫,多方共筑红树林“防线”

大量垃圾长时间堆积在海岸湿地内,对当地包括红树林等生态系统有何影响?“塑料垃圾对红树林的破坏主要还是对整体环境的影响。”长期从事红树林保护研究工作的厦门大学环境科学博士刘毅解释,一些塑料制品堆积在红树林根部,影响其呼吸和光合作用,可能会进一步导致其生长不良甚至死亡;大量大型的海漂垃圾因重量重,会压到小一点的红树林树种,甚至破坏其根系,也会影响红树林底栖动物的生存活动空间。生态环境若持续恶化,久而久之,人们的生活环境也会受影响。

在培隆沙滩附近红树林边上经营禽畜养殖场的多名北湾村村民表示,小时候培隆沙滩一带红树林下的水域很干净,人可以下水摸鱼抓沙蟹。“从几年前开始,红树林就有不少浮球,垃圾越来越多,有时还会很臭。”

2023年12月1日,在培隆沙滩,一群针尾鸭在水中觅食,不远处海漂垃圾大片堆积。

2023年12月1日,在培隆沙滩,一群针尾鸭在水中觅食,不远处海漂垃圾大片堆积。

2024年6月,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印发《沿海城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方案》,明确要求及时清理岸滩和海漂垃圾:沿海地方压实属地治理责任,以海湾为基本单元,及时开展岸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的打捞清理,并及时重点清理台风、天文大潮退后造成的岸滩垃圾和海面漂浮垃圾。

去年,汕头印发《汕头市海洋垃圾清理行动实施方案》,以全市近岸海域范围及高潮位与低潮位之间的岸滩为清理范围,重点聚焦汕头内海湾岸滩、南澳岛全岛域岸滩,以及东海岸、北山湾、莱芜湾、海门湾等重点滨海区域岸滩。据了解,2023年、2024年以来,内海湾打捞上岸的海漂垃圾分别约2105吨、1710吨。

今年1月,省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汕头市反馈的督察情况中也指出相关问题:对生态系统保护重要性认识还不够深入,红树林保护工作不够有力,红树林营造、修复工作缺乏科学引导和系统规划;海洋环境保护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大,海岸线保护力度还不够,海漂垃圾常态化清理不到位,海水养殖监管不到位等问题。

有湿地周边村民坦言,清理垃圾人工贵、难度大,一支队伍从早干到晚,有时也只能清理面上一小块,似乎颇有愚公移山之难。而隐藏在红树林下的海漂垃圾经过日积月累,已堆积颇多,别说大型设备难入场,人进入林中,都需费一番周折。

海岸垃圾易清理,湿地垃圾难处理。面对林下所“藏”垃圾,又该如何应对?

2024年12月13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一只白鹡鸰穿梭于海漂垃圾中。

2024年12月13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一只白鹡鸰穿梭于海漂垃圾中。

海漂垃圾侵占湿地并非汕头澄海韩江口所独有的难题。对此,刘毅等专家在接受采访时,结合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案例给出建议:一方面是加强治的能力,另一方面是建设管的队伍。

在刘毅看来,当地可以通过组织专家对韩江口附近湿地的红树林进行系统调查,可以积极申报各类型保护地,从而系统性地对当地现存红树林区域进行保护,包括申请专项资金等;同时,发动附近村民积极参与湿地和红树林保护,“临海乡村里多的是赶海的高手,要积极发动本地村民治海护林”。

2025年6月25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大片白色海漂垃圾覆盖红树林根部。

2025年6月25日,培隆沙滩旁的红树林,大片白色海漂垃圾覆盖红树林根部。

全国多地一直积极探索社会资源参与红树林修复管理的方式与途径。近年来,湛江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将社区共管纳入红树林保护的日常工作之中,开展社区共管、红树林自然资源监测、生态修复、外来入侵物种管理、能力建设、自然科普宣教等保护工作,广西、福建等地的红树林保护区也在积极尝试此方式。

《汕头市红树林保护修复规划(2024—2027年)》已于2025年2月10日印发实施,根据该规划,到2027年,汕头市将完成红树林古树及小种群保护示范工程1个,营造红树林不少于3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不少于77公顷,建立红树林生态系统监测站1个,建设红树林科普宣教场所建设工程1个,实现红树林整体保护;红树林管护责任得到落实,保护管理水平明显提升。

刘毅建议,让在红树林周边生活、生产的居民与保护区形成有效的共同管理和协同机制,能够更好地促进保护区保护、宣教工作的开展,“清理垃圾、保护红树林的相关工作迫在眉睫,需要多方持续呼吁和推动”。

当地居民对记者表示,希望“万鹭齐飞”的生态美景中不再有那块“狗皮膏药”,希望这里成为全世界的旅游观鸟胜地!

采写:南方+记者 徐勉 杨琼

摄影:南方+记者 吴明 杨奇

剪辑:南方+记者 杨奇

设计:谭唯

编辑 朱丹 李静娴
校对 刘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