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哈啰、蚂蚁集团、宁德时代通过旗下投资主体共同发起成立的“上海造父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在沪注册,公司注册资金12.88亿元人民币,将专注于L4级自动驾驶技术研发、安全应用和商业化落地。这也意味着背靠雄厚资本和产业资源的哈啰进军Robotaxi(自动驾驶出租车)赛道进入了实质性阶段。
对于目前主要提供移动出行服务及新兴本地服务的哈啰,具体如何布局Robotaxi,哈啰Robotaxi首席科学家Yolanda在接受包括南方+记者在内的媒体采访时就表示,哈啰计划第一阶段是以接入到运营平台的方式,同步也会与车企共同合作,打造属于哈啰自己的Robotaxi的车。
“大家现在都知道AI时代已经到来,尤其无人驾驶是AI时代在物理场景下的一个重要的机遇。”在Yolanda看来,无人驾驶Robotaxi技术已经到了拐点,突破了这个技术和市场的瓶颈,也将迎来规模化扩展的机遇。“现在市面上的Robotaxi(无人驾驶出租车)玩家,更多是从主机厂或者技术角度切入。哈啰作为一个出行平台,希望利用它在出行和运维上的优势,在Robotaxi行业实现差异化竞争。”
据南方+记者了解到,随着AI技术的不断发展,入局Robotaxi的互联网科技企业不在少数,既有地图企业,也有出行和芯片等领域的企业,而哈啰如何实现差异化竞争,则成为了行业关注的焦点。
“哈啰第一阶段会差异化竞争,先打造一个多层次可接入的Robotaxi运营平台,能够适配不同车企。未来,哈啰也会联合车企打造更适合哈啰平台的自动驾驶车辆。我们希望三年内实现商业化,逐渐发展海外业务,并加速UE(单位经济效益)打平。”Yolanda认为,进入Robotaxi领域,好的商业模式不仅需要技术闭环、产品闭环,更要实现商业模式闭环。“目前,很多城市中Robotaxi的投放密度不足,除了单车成本仍有优化空间外,运营和运维的隐性成本更是影响行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据Yolanda介绍,哈啰凭借多年来在AI运维调度、高精度定位、地理围栏技术以及成熟的电池能源管理系统、用户行为预测模型和高等级安全体系方面的积累,在共享两轮的运维上形成了一定技术壁垒,这些可以为Robotaxi的运维工作奠定基础。“这些技术不仅能提升自动驾驶算法的训练效率与场景适应性,还能在车辆调度、路径规划上持续优化,降低运营成本,增强用户安全与信任,从而提升服务效率和乘客体验。”Yolanda认为,这将是哈啰第一阶段打造Robotaxi运营平台的最大优势所在。
而对于未来,Yolanda表示哈啰通过接入运营平台整合行业资源是现阶段的第一步,未来将积极与国内外车企洽谈合作,共同打造专属的Robotaxi车型。
“Robotaxi已经处于一个行业爆发的前期。”Yolanda以武汉为例指出,曾经人们对路上行驶的Robotaxi充满好奇,会驻足围观;如今,乘坐Robotaxi出行已成为当地市民习以为常的选择。“这一变化直观反映出消费者对人工智能技术的信任度不断攀升,越来越多人愿意享受Robotaxi带来的便利与体验。”Yolanda认为,从技术、产业链、政策到消费者接受度,这四个维度的共同发力,标志着Robotaxi已进入大规模前装量产爆发的时间节点。
而对于哈啰在Robotaix的发展,Yolanda将会以AII IN全球化为一个基础的基调,在国内为主,逐步来展开和城市的对接,能够实现拓展。同步在未来也会着眼于国际化,积极开展国际化的业务,“把我们中国好的产品、好的服务带向国外。”
南方+记者 叶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