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近年来,潮州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广东“枫桥经验”,从潮州人“宁可三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的生活习惯入手,创新提炼荣登央视《焦点访谈》的“茶文化六步调解法”,首创“1+3+5”工作机制并全面推广应用,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亮点,让千年茶道焕发新生,更让“枫桥经验”在岭南大地绽放异彩。
当前,潮州市各级各部门、各调解组织、行业协会依托“一厅两中心”(居民议事厅、综治中心、党群服务中心)三大平台,整合人民调解、司法调解、行政调解、律师调解、行业性专业性调解五大调解资源和力量推广应用“茶文化六步调解法”,推动更多法治力量向引导和疏导端用力,健全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形成了一批典型案例,南方+联合潮州市委组织部、市委社会工作部、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市委党校、韩山师范学院政法学院选优刊登。敬请垂注!
【案例】
“茶香化心结,六步调解睦兄弟”——登塘镇化解平房权属纠纷
纠纷类型:物权纠纷/兄弟房产争议
核心矛盾:柯某深与柯某永因三间平房使用权争执,口头分家协议与实际居住状况的矛盾,法律确权与亲情修复的冲突。
调解难点:兄弟积怨深、证据不足,需在明确权属的同时修复亲情,避免“案结仇深”,将法律条文与乡土伦理结合。
六步法精髓:“识茶辨症结”勘界定权+“泡茶明法理”释法析理+“敬茶暖亲情”重建信任。
【案情简介】
2024年3月,登塘镇柯氏兄弟因三间平房使用权爆发激烈冲突,柯某深已推倒房屋准备重建,柯某永以母亲口头分配为由阻止,多次口角后柯某永信访至镇综治中心,中心统筹多部门调解两个月化解纠纷。
【调解焦点】
首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认房屋的权属,区分所有权与使用权。他们结合口头协议的历史背景和实际居住状况,核定柯某深擅自推倒房屋的侵权责任。其次,为了唤醒兄弟情谊,调解团队将调解方案与家和万事兴的乡俗结合,通过法理和亲情双轨疏导,防止矛盾升级影响宗族和谐。最后,调解团队将调解结果转化为村规民约示范案例,达成了确权和睦亲的双重目标。
【六步调解实录】
调解团队以“识茶”之细致实地勘察,确认三间房屋为兄弟共有,柯某深擅自推倒构成侵权。为缓和对立,团队启动“醒茶”疏导。邀请家族长辈参与茶叙,播放兄弟童年合影视频,用“茶壶与茶杯本为一体”类比手足情谊,同步出示《民法典》物权条款。在“泡茶”环节,调解员提出“柯某深补偿12万元、房屋所有权归柯某深所有,重建后柯某永返乡祭祖时可暂住其中一间房”的方案,以“茶叶采摘需分主次”类比使用权分配,拆解补偿款为“房屋补偿8万+情感补偿4万”。
当柯某永不同意转让时,团队以“斟茶需均平”的茶道原则,引用“手足断难得连”的俗谚劝解。最终在“敬茶赔礼”仪式中,柯某深向柯某永奉茶致歉,双方签署协议并约定原柯某永继承的一间房屋归柯某深所有,并共同维护房屋、定期共祭先祖。调解后,团队通过“悟茶”回访监督协议履行,将方案转化为村规民约示范案例,实现“墙界清、亲情续”。
【茶道破局点】
调解团队将茶席议事融入宗族调解,用温壶洗茶象征清除兄弟隔阂,以茶漏滤渣比喻剔除情绪保留事实。最关键的是,他们将凤凰三点头的敬茶礼仪转化为道歉仪式,以单丛茶越陈越香类比兄弟情历经调解更深厚。在制作分茶协议书时,他们采用茶香纸,让签约伴随茶韵,使法律文书兼具契约刚性和人情温度,以茶香化心结的仪式重建信任。
【调解成果】
柯氏兄弟于5月30日签署调解协议,柯某深一次性补偿柯某永12万元,依法办理平房重建手续,双方约定共同维护重建后的房屋并定期共祭先祖。
【茶理感悟】
兄弟房产纠纷的调解就像冲泡陈年单丛一样,需要慢沏来唤醒亲情。在识茶环节,勘界就像辨茶龄;在醒茶环节,叙旧就像醒茶韵;在敬茶环节,和解就像品茶甘。当双方在共饮一瓯茶中悟透房界可丈量,亲情无刻度时,他们便会懂得物权如茶骨需法律支撑,亲情似茶汤需文化温润。这杯茶中,既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茶骨明晰权属,又有家和万事兴的茶汤滋养亲情,让断裂的兄弟情在茶香中重续,泡出家和业兴的乡土治理新滋味,实现案结事了心亦和的调解境界。
整理:南方+记者 陈柔燕
通讯员 周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