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修复助企业重获生机,茂名滨海新区创新模式入选全省典型!

作者 邹祥亮 2025-07-04 12:17

近日,广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全省市场监管系统信用修复助企“十个典型案例”,“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滨海新区分局开展信用修复助力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重获招投标资格并中标”入选。

据悉,某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因存在未依照安全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特种设备生产的违法行为,于2024年8月受到行政处罚,处罚信息在“信用中国”和“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向社会公示,导致其参与项目招标、年度3A信用评定、开具银行投标保函等均受影响。2025年2月下旬,该公司向茂名市市场监管局滨海新区分局申请信用修复。茂名滨海新区分局指导其备齐申请材料并通过网上办理信用修复申请。根据《市场监督管理信用修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当天帮助其完成信用修复,该公司如期参加招标。自修复信用以来,该公司共中标工程项目10个,金额近20亿元。

信用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通行证”。针对因轻微失信行为暂时受限的企业,茂名滨海新区创新服务模式,建立“主动发现、精准对接、快速响应、全程帮办”的信用修复机制。

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滨海新区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入选的典型案例生动展现了茂名滨海新区精准帮扶企业修复信用、重焕生机、赢得市场的实效,是当地深化“放管服”改革、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护航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2023年以来,茂名滨海新区已累计完成信用修复20户,有效帮助企业修复信用裂痕,重回发展正轨。

近年来,茂名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滨海新区分局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一网通办”“证照联办”“告知承诺制”,将企业开办平均时间压缩至0.5天,跑出市场准入“加速度”。今年上半年,茂名滨海新区新登记市场主体930户,同比增长5.3%,市场主体总量达1.8324万户,发展根基持续夯实。

在审批效能提升上,茂名滨海新区创新推行“远程核验”“容缺办理”等便利化服务模式,深化“一窗受理、一次审批、一照准营”改革。目前,企业设立、迁移、餐饮开办、信用修复等10个高频场景已经整合为“高效办成一件事”,大幅减少企业跑动次数和办事成本。今年以来高效办结各类许可审批231件,审批效能显著提升。

南方+记者 邹祥亮

通讯员 廖碧容

编辑 朱慧溪
校对 胡柔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