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城打造“好人好话”宣讲品牌,以“好人”之声传递城市温度

作者 陈玮琪 2025-07-03 08:30

在云浮市云城区,一场以“好人”为纽带、以故事为载体的基层宣讲实践正持续升温。

2024年12月起,云浮市云城区推出“好人好话”——云城好人宣讲汇品牌,通过创新理论宣讲形式、丰富内容体系、深化实践融合,打造出具有鲜明地域特色的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城样本”,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以“好人”为媒,构建基层宣讲新范式

党建引领,建强宣讲力量。作为云浮市“百千万工程”的核心承载区,云城区以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打破传统宣讲“专家讲、群众听”的单向模式,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党组织“人才高地”“人才库”作用,吸纳“五老”人员、身边好人、劳动模范、基层工作者等不同群体,组建“云城好人宣讲团”。

这些宣讲员来自各行各业,既有深耕乡村的致富带头人,也有退休老干部、老党员、老教师;既有热衷公益慈善事业的企业家,也有国家级乡村工匠名师,他们用亲身经历讲述奋斗故事,让宣讲更具亲和力和说服力。

政策赋能,激活宣讲动能。通过“好人”的生动讲述,党的创新理论在基层得到广泛传播,群众对“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等政策的知晓率和认同感显著提升。

在思劳镇城村村宣讲活动中,村民通过聆听典型村建设经验,对“百千万工程”的理解从“抽象概念”变为“具体实践”,纷纷表示将积极参与乡村建设;在腰古镇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主题宣讲会上,村民通过互动问答,对民生保障、基层治理等政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参与乡村振兴的热情进一步激发。

精准定位,锚定目标导向。品牌以“好人讲好故事,传递正能量”为核心理念,聚焦“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的方式,将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群众听得懂、能共鸣的生动案例。

在启动仪式上,“云浮好人”张国耀等代表结合“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建设经验,讲述乡村振兴的“个人实践”,让群众直观感受到政策红利的转化实效。

在罗坪村,“广东好人”李勤贤讲述带领村民发展发财树种植产业的故事,带动周边3000余户农户转型,人均年增收近万元,村集体经济从薄弱村发展为示范村。

在“云浮好人”先进事迹宣讲活动中,还有“云浮好人”陈铁梅、叶振春、梁英艺等,用真挚的情感和朴素的语言分享了自己的所做、所思、所感;广东省劳动模范、云浮市第一小学教师陈海娴则讲述了身为教育工作者在新时代的奋斗故事等。

多元创新驱动,打造宣讲“云城模式”

“好人”领衔,让宣讲更具感染力。宣讲活动不仅是政策传播的平台,更是产业发展的“催化剂”。通过“好人”宣讲,云城区特色农产品知名度大幅提升,带动了产业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在“好人”叹特产专场宣讲活动中,8名来自各镇(街道)的“好人”宣讲员分别讲述了油茶果、百香果、肠粉等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故事,将产业振兴的“大道理”转化为群众听得懂的“小故事”,现场掌声阵阵。

此外,各镇(街道)的“好人”宣讲员还分享了各自家乡特色农产品的发展故事,生动展示了“小水果”如何撬动“大产业”。如前锋镇通过宣讲番薯产业发展经验,吸引更多农户参与种植;安塘街道通过宣讲金钻凤梨产业,吸引游客前来体验采摘。

形式多元,让理论更接地气。品牌创新“理论+文艺+互动”的宣讲形式,通过故事宣讲、文艺表演、知识问答、惠民服务等多种方式,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参与度。

在东西街大舞台专场活动中,通过设置“城市记忆唤乡愁”“城市精神绘底色”“城市面貌见蝶变”三个篇章,将理论宣讲与本土文化展示相结合,同时穿插创文知识问答、义诊、送春联等环节,让群众在轻松氛围中学习理论、感受文化。

在安全生产专题宣讲中,通过燃气安全演示、消防知识讲解、交通法规普及等实用内容,结合有奖问答和现场互动,让群众在参与中提升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这种“沉浸式”宣讲模式,有效打破了理论宣讲的枯燥感,让群众从“被动听”变为“主动学”。

阵地延伸,让距离更贴民心。云城区将宣讲阵地从室内延伸到田间地头、社区广场、企业车间等基层一线,实现宣讲“零距离”。

在社区,讲述“党建引领有力度,社区治理有温度”的社区治理现代化新路径,如云城区“好人队伍”先进代表陈霖瑜分享近年来金龙社区的治理经验;

在企业,就业、人才、工伤、社保、监察、仲裁、专技等政策宣讲队,围绕百家规上重点企业和产业园区等,讲解惠企利企政策服务;

在乡村,宣讲员以“育绿化工匠 为乡村积绿”为主题,围绕“种什么”“在哪种”“怎么种”“如何管”四大方面,普及苗木种植和后期养护等知识。

宣讲活动还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科普及基地等。在腰古镇城头村社科普及基地,宣讲员们分享了该基地全力将南药资源优势转化为品牌优势、发展优势的经验做法,并进行知识产权宣传;在邓发故居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云城区总工会邀请广东省劳动模范梁灿贤分享了他在快递员岗位上的经历,生动诠释了新业态劳动者在平凡岗位上创造的不平凡价值。

同时,品牌注重线上线下融合,利用“云城发布”“文明云城”等新媒体平台展播优秀宣讲微视频,扩大传播覆盖面。其中,《传承千年匠心 创新石艺未来》《云城特产》《探秘水东村》《端午——流淌千年的诗行》《云城的温暖志愿》等9个宣讲微视频以生动的画面和讲解,展现云城历史文化魅力,吸引大量网友关注。

民意收集,让治理更有温度。“好人好话”宣讲汇不仅是理论传播的载体,更是基层治理的“润滑剂”。在宣讲活动中,云城区创新设置“民意收集箱”,由“好人队伍”面对面倾听群众诉求,收集意见建议,推动基层治理精准化。

在乡村美食旅游季活动中,通过“民意收集箱”收到关于旅游设施完善、农产品推广等建议,相关部门及时跟进解决,提升群众满意度。这种“宣讲+基层治理”的模式,不仅增强了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更推动“百千万工程”在基层落地见效。

树品牌展形象,提升理论宣讲质效

守正创新,扩大品牌影响力。坚持与时俱进、破立并举,探索延伸理论宣讲覆盖面,持续拓展“好人好话”品牌内涵。引入社会资源,携手奶糖叔叔语言艺术培训中心,培育壮大理论宣讲“新矩阵”,创新推出“好人好话”——云城好人宣讲汇宣讲品牌子项目“云城发现官”,年内预计开展10场青少年儿童理论宣讲活动,由青少年担任宣讲活动主持人以及宣讲员,现已开展了5场。活动中,“云城发现官”们结合自身经历、身边故事、社会热点等,用“童言童语”分享眼中的云城,讲述云城故事、传递城市温度。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有的小朋友讲述在蟠龙洞、大金山等风景名胜的游玩趣事,有的小朋友以朗诵诗歌的方式介绍云城特色农产品、手工艺品,有的小朋友分享家庭聚会时制作和品尝云城美食的故事,还有的小朋友讲述在社区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身边正能量,向大家传递“刚健朴实、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

在“云城博物馆发现童眸探趣正当时”主题宣讲会上,小朋友以“儿童视角探寻城市文化脉络”为核心,用稚嫩而坚定的声音讲述文物背后鲜活生动的故事,带领听众深切感受本土历史文化传承的真实温度。

群众点赞,增强品牌认同感。宣讲活动得到基层群众的高度认可和积极参与。在活动现场,群众纷纷表示,通过“好人”的讲述,不仅了解了政策,更感受到身边的榜样力量。

在云城街道马岗社区宣讲活动中,居民们聆听“好人”故事后,自发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为建设美好家园贡献力量;在前锋镇崖楼村宣讲结束后,村民们主动参与乡村绿化行动,种下一棵棵“期盼”之树,为乡村振兴添砖加瓦。这种“以文化人、以德润心”的实践,让“好人好话”宣讲汇成为群众心中的“暖心工程”。

经验推广,树立品牌标杆。自品牌推出以来,云城区已开展“好人好话”——云城好人宣讲汇宣讲活动约40场,覆盖群众超1万人次,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宣讲网络。其中,“好人领衔、多元形式、阵地延伸、民意收集”的模式也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可复制、可借鉴的基层治理样本。

如今,云浮市云城区“好人好话”——云城好人宣讲汇品牌,以“好人”为纽带,以故事为载体,通过创新形式、丰富内容、深化实践,打造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云城范式”。它不仅是理论传播的“扬声器”,更是基层治理的“润滑剂”、产业发展的“催化剂”。未来,云城区将继续深化品牌建设,让“好人好话”在云城大地持续发声,为“百千万工程”和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书写基层治理和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南方+记者 陈玮琪

通讯员 云城宣

编辑 宋芾
校对 何翠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