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恳亲夜以善美燃亮乡情,指引游子回家路|恳亲大会

作者 孙景锋 2025-11-03 09:53

世界再大,南海是家。11月1日晚,南海区第四届恳亲大会九江分会场迎来了压轴活动,“源林特约·恳亲之夜”在源林大厦宴会厅拉开帷幕,来自全球各地近200名南海九江乡亲欢聚一堂,共赴这场期盼十年的家乡之约。

晚会以慈善和乡情团圆为主题,现场表彰了一批为南海、九江慈善事业发展作出卓越贡献的侨胞、本地企业与热心乡亲,让庚续上百年的乐善精神,成为联结全球九江人最温暖的精神纽带,乐善之城九江,在每一次爱的传递中,拉近了世界游子与家乡的距离。

璀璨烟火点亮游子归家路。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璀璨烟火点亮游子归家路。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今夜团圆,善暖儒林

宴会厅内灯火璀璨,乡音缭绕,乡亲们的脸上洋溢着团聚的喜悦与温情。来自美国、法国、英国、马来西亚、柬埔寨等六大洲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侨团代表,以及本地商协会负责人、区镇政府代表齐聚一堂,度过一个难忘的夜晚。

“今天,是时隔十年的再次相聚,欢迎返嚟!”九江镇党委书记房钰昕向乡亲们致以最热烈的欢迎和问候,拉开了晚会序幕。

慈善是此次恳亲之夜的主题,晚会的第一个高潮出现在捐赠环节。旅美南海九江慈善公会心系桑梓、情牵教育,现场向南海儒林实验学校进行定向捐赠。在全体嘉宾的见证下,旅美南海九江慈善公会主席胡同、副主席关丽明与九江镇代表完成了爱心支票的交接。这份跨越重洋的善举,不仅为家乡教育事业注入力量,更承载着海外游子对下一代成长的期望。

此次恳亲大会的成功举办,也离不开本土企业的坚实支撑。在答谢仪式中,源林投资(广东)有限公司、广东远航酒业集团有限公司、广东宜奥家居集团有限公司等一批热心企业及协会代表上台,接受由南海区委统战部颁赠的感谢状。他们以资金与资源为活动保驾护航,用行动诠释了“根在南海、情系桑梓”的深厚情怀。

现场对一批支持本次恳亲大会的热心企业及协会代表进行了答谢。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现场对一批支持本次恳亲大会的热心企业及协会代表进行了答谢。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随后颁发的“九江镇慈善突出贡献奖”和“九江镇慈善卓越贡献奖”,则让所有人真切感受到九江的慈善底色。一批长期慷慨助力九江发展的爱心企业与个人走上舞台,这份厚重的榜单,包括了吴星可慈善基金、广东远航酒业集团、曾植桂堂慈善基金会、广东省时代公益基金会等响当当的名字,他们的善行对九江发展的影响无处不在。

现场颁发了“九江镇慈善突出贡献奖”和“九江镇慈善卓越贡献奖”。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现场颁发了“九江镇慈善突出贡献奖”和“九江镇慈善卓越贡献奖”。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而最令人动容的,当属关杰初、吴绮兰伉俪获颁“慈善卓越贡献奖”。多年来,他们累计为九江慈善与建设捐资数以亿计。从捐资超1.1亿元启动“乡村振兴·美丽源林”城乡道路改造,捐建源林西江湿地公园、源林龙舟公园,到向九江医院捐赠千万元医疗设备、设立基层医疗奖励基金,赞助全镇龙船饭、重阳敬老宴,他们的每一步都与家乡的发展同频共振。

关杰初、吴绮兰伉俪获颁“慈善卓越贡献奖”。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关杰初、吴绮兰伉俪获颁“慈善卓越贡献奖”。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晚宴环节,九江煎堆、酿鲮鱼等地道九江传统美食让海外乡亲品尝到“家的味道”。随后的“欢乐金曲夜”,《归侨》《敢爱敢恨》《初心永不改》等时代金曲与经典粤曲唱出了游子心声。兴之所至,关杰初更亲自登台献唱《此生无憾》《真的爱着你》,以歌声传递对故土的热爱,引来全场阵阵掌声。

21时许,龙舟公园的烟花汇演如期而至。乡亲们移步室外,璀璨夜空照亮了归乡人的脸庞。这场由源林投资支持的“家乡礼物”,不仅点亮了夜空,更让九江慈善与乡情紧密交织在一起。

乡亲们兴奋地观看烟花汇演。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乡亲们兴奋地观看烟花汇演。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溯源百年,乐善不息

这场温情洋溢的恳亲之夜,其背后是九江绵延上百年的慈善传统。这座“乐善之城”的善行,早已刻入文化基因,流淌在每一位九江人的血脉之中。

在九江沙头万安路21号,万安善院已静静伫立了140多年。清末民初,外出经商的九江沙头人李溉之、李善池、邓帝保等乡亲,发动海外及省港澳同胞,于1883年投资兴建“万安医院”,后扩建更名为“万安善院”。除行医济世外,更广泛开展施粥、施棺、赈灾等社会救济。

几乎同一时间,由侨胞与乡人捐资创办的万善堂同样以赠医施药、施粥赈粮为核心,不分地域普惠乡邻,直接孕育了九江医院的前身。

万善堂与万安善院并称九江乐善精神的“双子灯塔”,除此之外,历史上九江堡曾设有东方仁济善堂、西方最乐善社、南方从风草堂等善堂,大部分由侨居港澳和海外的乡亲发起,他们把对故乡的眷恋化作善行,成为乐善精神的源头。

异国他乡,举目无亲,九江侨民形成了守望相助的传统。早在1916年,旧金山的九江人就发起成立“南海九江侨商会”,帮助新来的同乡落脚,资助老年人叶落归根。此后,从香港到古巴,从美国到马来西亚,九江人在全球结社组团,融入当地的同时,也将慈善精神远播重洋。

1928年,古巴九江人兴建了当地唯一的华侨医院——古巴九江侨商公医院;1951年,美国旧金山的九江侨领将侨商会改组为“九江慈善公会”,让乐善好施的九江精神在北美扎根。

《九江镇志》记载,抗战胜利后,旅居美国、古巴、东南亚等地的乡侨及港澳乡人纷纷捐资回乡赈灾。1961年,九江慈善会发起召开第一次“旅美九江乡人恳亲大会”,盛况空前。无论身处何地,家乡的召唤总能得到最热烈的回应。

改革开放后,九江的医疗与教育发展,更深深烙着侨胞的印记。九江医院的发展历程,便是一部 “侨爱助力史”:上世纪80年代,香港南海九江商会、旅港同乡会与潘新安牵头,将简陋的旧蚕房改造成首座医务大楼;90年代,曾植桂堂慈善基金大楼落成;2014年,香港乡亲吴碧以父亲名字命名的“吴星可慈善基金大楼” 启用;2020年以来,关杰初伉俪捐资完善医学影像科,吴星可慈善基金设立血液透析中心…… 如今的九江医院,几乎每栋大楼都有乡亲冠名,每台设备都有爱心故事,成为全省接受捐赠最多的镇街医院之一。

为了赓续百年乐善精神,2022年12月,九江启动万安善院修缮计划,仅用四个月就完成了募资到修缮的全过程;2024年7月,九江又面向社会公开募捐,启动对九江医院旧址万善堂的修缮提升工作,并对原建筑废旧构件进行修缮、优化布局,改造为多功能历史文化、慈善文化展示场所。

对于九江人而言,万善堂、万安善院留给九江的远不止慈善精神,它是海内外九江人凝聚力的象征,是根植本土文化、众人参与的基层良治探索,其文化和历史价值具有超越时代的文化意义。

善行当代,世界回响

九江侨乡,贤达们由乡而侨,又由侨而乡。不管在世界哪里,只要有九江人,就有九江乡亲的乐善精神。

历史的车轮滚滚前行,但九江的乐善精神从未褪色,反而在一代代乡亲的践行中焕发新的光彩,凝聚成强大的社会合力。

2022年,关杰初在九江率先发起“一元爱心捐”活动,号召人们每日行一小善。短短数年,参与人次突破千万,募集超3200万元,开创了“全民慈善”的新范式。

近年在广大乡亲、乡亲的鼎力支持下,九江第一所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等一大批工程相继落成,近5年九江各类慈善捐款总额超过3亿元,新增了7300多个优质学位,实现了智慧黑板、课室空调全覆盖,全省首家热敏灸医院也在沙头启用,民生福祉不断提升。

这些善举,早已超越金钱的意义,成为塑造九江人精神世界的重要力量。它不仅是慷慨解囊,更是一种“有钱出钱,有力出力”的广泛参与,是一种根植于心底的感恩与回馈。

当全球乡亲跨越山海再次回到故土,九江以一场“慈善盛会”点亮游子回家路,让善行成为联结全球九江人的精神纽带,这与跨越百年的乐善精神一脉相承。

乡亲们在了解九江文创产品。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乡亲们在了解九江文创产品。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这场以慈善为名的恳亲之夜,是九江向全球乡亲致以的最崇高敬意。它不仅仅是一场联谊,更是一次精神的溯源与升华。南海九江以慈善为桥,迎世界乡亲回家;全球乡亲以善行为舟,渡万里乡情归来。

烟花虽已熄灭,但慈善的火种深植人心;宴席虽已散去,但乡情的纽带历久弥新。这场盛会证明:无论走得多远,赤子之心永不变。乐善之城九江,正是在每一次爱的传递中,拉近了世界游子与家乡的距离。

“源林特约·恳亲之夜”让九江乡情在慈善中得到升华。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源林特约·恳亲之夜”让九江乡情在慈善中得到升华。  通讯员 九江宣办 供图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九江宣办供图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