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腿出现这种斑,竟是身体在“求救”!很多人误以为是老年斑→

健康广东 2025-09-04 18:33

58岁的赵先生是一位

有十年病史的2型糖尿病患者

有天小腿上突然出现

不痛不痒的“老年斑”

还以为只是年纪大了

可没想到

几个月后斑块越来越多

皮肤开始凹陷……

这些竟是血糖“超标”的信号

赵先生在某天洗澡时,偶然发现自己的小腿前侧多了几块不痛不痒的褐红色的斑片,以为是“老年斑”或不小心磕碰留下的瘀青,便没放在心上。

可几个月之后,这些斑点不仅没有消失,反而数量增多,颜色变成黯淡的褐色,皮肤似乎也变薄、凹陷,他这才想到医院查一查。

经过相关检查,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副主任中医师周迪夷表示,这不是普通的老年斑,而是非常典型的糖尿病性胫前斑,是皮肤在替身体发出“警告”!

其实,很多糖尿病患者都会在小腿上发现一些特殊的症状,它们看似普通,却可能是血糖“失控”的信号!

如果你发现自己的小腿出现以下情况,千万不要忽视:

1、皮肤异常信号

顽固性干燥瘙痒:高血糖会导致皮肤脱水、神经病变,引起异常瘙痒。

颜色变深:小腿皮肤出现不明原因的褐色或暗红色斑块。

毛发减少:小腿毛发突然稀疏或脱落,提示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2、感觉异常

●不明原因的刺痛、烧灼感或麻木感

●就像蚂蚁在腿上爬的异常感觉。

对温度、疼痛感觉变得迟钝

3、伤口难愈合

小伤口超过两周不愈合

容易发生感染,甚至出现慢性溃疡

医生提醒,即使不痛不痒,也要高度重视!糖尿病性胫前斑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它会自行消退和再生。但它的出现,具有极其重要的临床警示意义。

每一个“胫前斑”,其实都是一次微小的创伤后由于血管脆弱和修复失败所留下的痕迹,是皮肤局部微血管已受损的信号。

1、调整吃饭顺序

建议先吃蔬菜再摄入蛋白质(鸡蛋、奶制品、鱼虾/瘦肉),最后吃主食,能减缓血糖上升速度。

2、吃饭速度放慢

进食过快易过量,导致肥胖与血糖飙升。每餐宜用15~30分钟,每口咀嚼20~30次,让大脑及时接收饱腹信号,有助于控制食量和血糖。

3、摄入优质蛋白

每日建议摄入1个鸡蛋、300毫升低脂奶、100克豆制品和100克鱼虾/瘦肉。这些优质蛋白提供关键营养素,防止肌肉流失,同时可降低整餐血糖生成指数。

4、坚持少食多餐

推行“少食多餐”,在三餐外增加两次加餐(如10:00和15:00),将全天进食分为5餐。注意加餐需从正餐分出,总量不变,避免血糖大幅波动和餐前低血糖。

5、规律有氧运动

定期进行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如快步走、游泳和骑自行车,不仅能燃烧卡路里,还能增强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血糖的合理利用。

6、结合力量训练

肌肉是消耗葡萄糖的“大户”,深蹲、俯卧撑、举哑铃等抗阻运动,能增加肌肉量,长期改善代谢。

7、保证充足睡眠

睡眠不足会扰乱体内激素平衡,导致胰岛素功能受损,进而影响血糖水平。成年人每晚应保证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

8、做好压力管理

长期压力会导致体内糖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进而引发血糖升高。可以通过冥想、瑜伽、深呼吸等方式放松身心。定期安排休闲活动,与亲友交流,分享心情,也有助于情绪管理。

9、一定远离烟酒

吸烟和过量饮酒均会干扰血糖稳定,增加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风险。一定要远离烟草和酒精

10、定期监测血糖

定期检测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了解自身状况,及时发现并调整生活习惯,避免病情恶化。


编辑方洪秀 | 责编梁杰祥

审校发布王剑莉

来源:健康杭州、健康时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