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penAI牵手立讯精密?“果链”企业或迎来AI转型新机遇

作者 李荣华 2025-09-23 10:04

当地时间9月19日,美国科技媒体The Information报道称,OpenAI已与中国“果链”企业立讯精密达成协议,双方将共同开发并生产一款面向消费者的AI硬件设备。此消息一经传出,迅速引发各界关注,立讯精密股价在9月22日一度涨停。

据The Information援引多名知情人士消息,该设备目前处于原型阶段,设计为口袋大小,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且将深度集成OpenAI的AI模型,如ChatGPT。OpenAI在AI软件领域拥有领先的技术与模型,而此次向硬件领域拓展,有望打造软硬一体的生态体系,进一步提升其AI技术的应用场景与用户体验。

公开报道显示,5月22日,OpenAI宣布收购由Ive和多位苹果前骨干创立的iO公司,交易金额近65亿美元,达成AI硬件领域的重要布局。收购后iO现有的55名硬件工程师、软件开发人员和制造专家将加入OpenAI,共同推出“前所未有”的消费硬件产品。在OpenAI最新的盈利路线图上,包括硬件的新产品预计2029年将贡献250亿美元收入。

华泰证券分析,结合OpenAI高管的演讲,类AI pin形式的硬件有望成为第一个推出的产品,目标26年推出,出货量有望快速达到1亿台,销售单价或将较低。AI Pin是由Humane公司开发的一款可穿戴人工智能设备,定位为智能手机的替代品而非智能手机配件。它可以吸附在衣服上,没有屏幕,内置OpenAI技术,可以投影在手掌上进行交互。OpenAI目前接洽的产业链公司包括:立讯精密、歌尔股份、瑞声科技等。

立讯精密作为苹果供应链中的重要一环,拥有强大的精密制造能力与丰富的大规模生产经验。多年来,立讯精密深度参与苹果产品的制造,从iPhone到AirPods等,其产品涵盖了电连接、光连接、电源、散热、射频等多个领域。今年9月苹果发布的iPhone 17等新品后,带来苹果产品消费端热度超过预期,正在传导至零部件和代工环节。有消息称,苹果已要求代工厂临时增加标准版排产,幅度最高达三到四成,其中立讯精密的日产提升幅度接近40%。

此次与OpenAI合作,对于立讯精密而言,是一次从传统消费电子代工向高附加值AI硬件制造转型的重要契机。这不仅有助于立讯精密拓展业务边界,降低对单一客户苹果的依赖,还能借助OpenAI在AI领域的技术优势,提升自身在AI硬件制造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市场竞争力。

此外,The Information报道还提及,OpenAI正与另一家苹果供应商歌尔股份接洽,讨论扬声器模块等组件供应事宜。若合作达成,将进一步完善OpenAI消费级AI硬件设备的供应链体系。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OpenAI与中国企业合作开发AI硬件,将为中国AI产业带来积极影响。一方面,能够促进国内AI硬件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与创新,推动相关企业在AI硬件设计、制造等环节积累经验;另一方面,有助于提升中国在全球AI硬件产业中的地位,吸引更多AI相关企业与中国供应链合作,推动中国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彰显中国制造在AI领域的信心。

不过,值得留意的是,目前OpenAI和立讯精密均未对该合作消息进行正式回应,后续进展值得持续关注。

南方+记者 李荣华

编辑 文海燕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