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一击千钧的棒球之城|探寻广东21城体育性格

作者 陈少宏;郑炜良;罗丽娟 2025-09-05 07:00
00:48

大赛将至,风云际会。

关键时刻,唯敢出棒、敢挥击,方能一击而中、脱颖而出。

棒球如此,城市亦如此。

从上世纪走出“中国棒球之父”、开创国人棒球先河;到数十年前,一举跻身“广东四小虎”,锋芒初露;再到如今,借深中通道等“超级工程”机遇全力“逆袭”——

百年中山,总在时代转折处率先挥棒,击出令人惊叹的“本垒打”。

这座城,低调却坚毅。

从“香山”更名为“中山”,至今整整一百年。

体育精神,贯穿这座城市的每一次成长、迭代与跃升。

它的体育基因,早已深植于百年的拼搏与热爱之中——

上世纪30年代,中山民间篮球热潮已起;近百年后,这里的“草根球星”连续两年问鼎全国“村BA”,热血不改。

1984年,中山走出首位奥运选手李杰强,在洛杉矶奥运会创造110米栏亚洲最佳成绩;数十年后,从中山小镇起跑的苏炳添,在东京奥运会跑出9秒83的亚洲纪录,震惊世界。

“中国棒球之父”梁扶初,在上世纪初组建中华棒球队;2025年,他的家乡中山,将承办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棒垒球比赛。

每一代中山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运动偶像。

运动,从不只是赛场上的事,它更是一座城的狂欢。

据不完全统计,中山年均举办群众体育活动超2100次,参与人次超200万。

“村BA”火爆出圈,乡村运动热情高涨;各类公开赛、邀请赛接连不断,面向大湾区,面向世界。

赛事,已成中山新名片。

如今,大湾区进入“十五运”时间。

中山也亮出它的城市体育性格——

沉稳务实的“ISFJ守护者”:

积蓄力量,一鸣惊人;脚踏实地,精准出击;看准时机,一击“出圈”。

如果“十五运”是一个竞技场,那么中山就像棒球运动中的守护者:

不一定始终站在光环中央,

却总能在关键时刻,掷出一记——照亮未来的“高速曲线球”。

这就是中山的棒球哲学:

真正的胜利,从来不是侥幸一棒,而是每一代人的传承和接力。

文案/脚本:南方+记者 陈少宏 罗丽娟

摄影:叶志文 陈少宏

剪辑/配音:陈少宏

设计:郑炜良

本期统筹:罗丽娟 李强

部分视频素材来源:新华社 央视新闻 中山市档案馆 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广东熊猫体育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陈林添

编辑 卢子衡 钟城建
校对 裴玉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