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来近2000名首届学子!直击深汕中心学校的开学“名场面”

作者 陈保良 2025-09-01 11:07
01:15

迎来近2000名首届学子!直击深汕中心学校的开学“名场面”

迎来近2000名首届学子!直击深汕中心学校的开学“名场面”

9月1日清晨,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深汕中心学校(下称“深汕中心学校”)门口逐渐热闹起来。学生们迈着喜悦的步伐,在家长的陪伴下陆续抵达校园。崭新的教学楼、宽阔的操场和现代化的教学设施,让许多学生和家长眼前一亮。

作为汕尾市重点教育民生工程,深汕中心学校今天迎来了近2000名首届学子。学校结合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办学经验及汕尾地方特色办学,今天的开学日也标志着汕尾与深圳教育合作共建正式迈入新阶段。

“这座从蓝图变为现实的校园,凝结了无数建设者的汗水与社会各界的期盼。当第一声上课铃声响起时,我深刻体会到教育使命的无比崇高。我们正在书写深汕中心学校教育史的第一页。”深汕中心学校党支部书记叶海滨说。

“启航三部曲”:让校园生活焕新出彩

在校门口,值班老师和工作人员微笑着迎接每一位学生和家长。许多新生带着好奇和期待的眼神打量着这座崭新的校园。

为了营造浓厚的开学氛围,在校门口能够看到一面大大的“签字墙”,到校的学生家长纷纷在此打卡留念,以饱满的热情拥抱新学期。

有的家长用丝毫不加掩饰的语调表达那掩藏不住的欢呼、雀跃,而有的家长更是用高调的舞姿、放肆的脚步,欢送自己家的“神兽”,终于盼到“神兽”开学了。

上午8时30 分,全体师生在学校运动场参加首次升旗礼。

随着一声令下,国旗护卫队队员昂首挺胸、精神抖擞,迈着整齐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国歌奏响,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全校师生整齐肃立,高唱国歌,面向鲜红的五星红旗行注目礼。青年学子们的喜悦与自豪之情溢于言表。

此外,第一节课正式上课,学校还特别开展融合校史教育的国情班队课,扎实推进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希望大家在新学期能够学有所思、学有所获。

为了能够顺利开学,深汕中心学校也提前做足了“功课”。开学前,学校联合多部门完成校园设施、课桌椅、消防系统等全方位验收,确保零隐患开学。校园绿化、保洁工作也一步到位,致力为孩子们提供一个安全、优美、温馨的学习生活环境。

师资赋能攻坚也很关键。全体教师提前两周开展岗前集训,打磨课程体系,大家积极开展互动交流,踊跃提出班级管理中的困惑,在思想碰撞中深化对德育工作的理解,全力做好迎接开学的准备。

值得一提的是,在汕尾交通部门和汕尾市粤运公共交通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下,9号定制公交线路今早7时30分准时发车,覆盖星河湾、华润等主要社区,切实解决了家校“最后一公里”难题。

“深汕新篇章”:让优质教育资源下沉

“正如学校的办学理念所言,‘学之愈深,人之为善’,我们希望孩子们不仅成为智者,也成为仁者,让每个孩子在这里找到生命的光亮!”叶海滨的话语意味深长,深汕的底色其实是“深善”。

作为深圳与汕尾教育对口帮扶协作的重要成果,深汕中心学校是汕尾与深圳深度合作共建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标志着深汕两地教育合作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

深汕中心学校位于汕尾市城区中央商务区,毗邻品清湖,地理位置优越,周边公共服务设施齐全。学校占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超4.1万平方米,规划72个教学班、提供3360个学位,涵盖小学和初中阶段,致力打造成为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

深汕教育协作,共促优质资源下沉是办学的初衷。

此前,汕尾市教育局与深圳市光明区教育局正式签署教育对口帮扶框架协议,明确以“光明所能、汕尾所需、注重实效”为原则,依托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的办学理念与管理经验,实现教学资源、课程体系、师资培训等方面的深度融合,不仅输出管理经验和教学标准,还通过派驻骨干教师、开展联合教研、共享教育信息化平台等方式,为汕尾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深圳力量”。

深汕中心学校的顺利开学,不仅是汕尾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深汕两地推动教育协作、实现资源共享的生动实践,为全省乃至全国深化教育对口帮扶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新样板。

采写/摄影/视频:南方+记者 陈保良

编辑 刘晓维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