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每一个数字,都是发展的刻度与见证。今年是“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关键之年,即日起,南方+推出“百千万·数江门”栏目,以数据为切口,记录江门县镇村的变化与脉动,解读江门纵深推进“百千万工程”的实践与成效。敬请关注!
5月,鹤山市华美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增资扩产的新项目正式投产,第一卷1250mm酸洗冷连轧机组成功下线。这是鹤山工业城“零”地新增效益的典型案例,曾经的老旧厂房,摇身一变成为6000多平方米的新工厂。
产业是县域经济的核心支撑,而县级工业园是产业,尤其是工业的重要支撑。
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来,江门坚持优化提升“工业振兴”“园区再造”工程,实施县城综合承载能力提升行动,支持一批特色产业园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做优做大做强县域产业。
数据显示,江门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是大湾区唯一省重点支持建设主平台,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考核全省第1(2023年度数据),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全省第2(2024年度数据)。
如今从高空俯瞰,空间广阔的县级工业园建设初见成效,正迸发出驱动县域经济的强劲动力。
园区通水通电面貌一新
“我们正全力推动园区平台提质增效,打造县域特色优势产业集群。”江门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负责人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要持续推动要素资源向园区集中,加快壮大特色产业园产业规模,推动全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路不通、地闲置、人外流,几年前,这种现象在江门并不少见,制约了县域经济的发展。
缺什么就补什么。近几年,江门纵深推进“六大工程”,其中“园区再造”工程把总面积1395平方公里大型产业集聚区统筹起来,推动园区规划布局、产城功能、管理运营优化再造,实现统一规划、统一开发、统一招商、统一出让、统一管理。
开平主平台设施完善。南方+记者 杨兴乐
开平主平台设施完善。南方+记者 杨兴乐
在全市上下一盘棋强力推进之下,工业园区的初期建设进度有了极大的提升:路、水、电、网通了,公寓、公园、学校配套了,目标产业链所需要的例如污水处理系统、能源供应系统等特殊设备也搭建好了。
在这样的条件和背景下,各县(市、区)后续招引项目有了明显优势,企业可以真正实现“拎包入驻”。
以中创新航落户的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为例。这两年,园区投入了超过2.4亿元建设生活配套项目,包括商业建筑、邻里中心、高层住宅、再生资源回收点等,并集中建设模块化定制化厂房、商住配套、人才公寓、共享食堂等,搭建5.0产业新空间。与此同时,园区外部交通网络也在不断织密,为“江门制造”的新能源电池产品打通了生命线。
在去年举行的全省产业园区助力“百千万工程”现场会上,江门园区收获6个“优秀”:在集聚区考核中,江门获得优秀等次;主平台考核中,江门获优秀等次;省产业园考核中,江门江海产业转移工业园、台山产业转移工业园、江门蓬江产业转移工业园、鹤山产业转移工业园获优秀等次。
支柱产业在园区集聚成型
当产业平台栽好了梧桐树,凤凰要从何而来?
同济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钟宁桦教授指出,进入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乡镇企业的发展就放缓了,因为位于农村的工业企业缺乏规模经济与集聚效应。
这正是县级工业园可以精准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江门不断壮大县域优势主导产业,引导分散的农村工业向各类园区集聚,差异化发展新能源电池、珠西新材料等11个特色产业园,推动产业和项目向县域延伸布局,促进县域产业聚链成群、做大做强。
开平翠山湖工业园是江门5个万亩园区之一。翠山湖高新区供图
开平翠山湖工业园是江门5个万亩园区之一。翠山湖高新区供图
7个县(市、区)锚定1—2个产业主攻方向精耕细作。蓬江健康食品、江海安全应急、新会新能源电池、台山汽车零部件、开平水暖卫浴、鹤山硅能源、恩平智能装备等一批特色产业园错位发展、集聚发展,形成梯次发展、支撑有力的百亿级、千亿级产业集群,做优做大做强县域产业。
放大优势,强者恒强。2024年度,江门5个产业集群入选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数量全省第三,仅次于深圳和广州。加上去年入选的2个产业集群,江门累计拥有7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省级特色产业园总数全省第二。
鹤山在2023年度省“百千万工程”考核获创先类县(市)第1。受访者供图
鹤山在2023年度省“百千万工程”考核获创先类县(市)第1。受访者供图
在工业园区的助力下,各县(市、区)形成你追我赶的千亿GDP强县梯队。去年新会GDP突破千亿、位列全国高质量发展百强区39位、上榜2024年度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蓬江GDP超900亿、入选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区。江海成功打造全省首个安全应急特色产业园区、加速冲刺全国高新区50强。鹤山在2023年度省“百千万工程”考核获创先类县(市)第1。
“搬迁前,我们考察了大湾区多个城市。”江门市力丰电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杨说,企业最终选择落户江门大型产业集聚区蓬江片区,是因为这里工业发展基础雄厚,产业链配套完善,整体氛围更有利于开办企业。
新项目纷纷选择园区上马
开平举行氢能产业发展招商推介活动,组织企业代表考察氢能园区和重点企业;恩平拜访高端智能装备等领域企业,促进在园区形成集群效应。江海区招商干部几乎每天都往安全应急产业园跑,带外地的意向投资企业实地考察。
在江门,人人都是“招商人”,为工业园区招商是他们的“优先级”。
近年来,江门构建“全员、全链、全域”招商体系,坚持“制造业当家”和“项目为王”,着力推动产业链精准招商、市场化“以商引商”、驻点发达地区招商,以高质量的招商引资提升园区工业增量。
2021年至2024年6月,江门实现工业投资超过3000亿元,2023年成为全省第六个年度工业投资破千亿的城市。2023年和2024年,江门连续两年入选省优秀招商城市,全省仅六座城市获此殊荣。
全员招商为县级工业园注入了新鲜血液,一批批新项目上马,为“百千万工程”按下“加速键”。
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南方+记者 杨兴乐 摄
新会智造产业园凤山湖园区两年时间成功引进行业巨头中创新航,并带动天赐材料、科达利、精测电子等合计投资额超150亿元的多个新能源电池产业关联项目落户。高新区(江海区)安全应急特色产业园区3年内累计引进超亿元项目36个,总投资额超400亿元。台山工业新城已吸引750家工业企业入驻,年工业产值超500亿元。
时至今日,县级工业园成为越来越多企业投资江门的首选地、优选地,更多质量优、带动力强的产业项目,将在县域实现强链补链延链,推动“百千万工程”取得更大实效。
策划:朱伟良
统筹:潘晓晨
采写:南方+记者 李霭莹
设计:区瑞香
江门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指挥部办公室、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江门分社 联合出品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