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卷”增利!上市禅企做对了什么?

作者 罗湛贤 2025-05-14 21:26

国内产业越来越“卷”的当下,禅城上市军团正走出了自己的独立行情。

近期,佛山上市公司相继发布了2024年财报及2025年一季报,多家禅城企业表现不俗,实现营收和利润双位数增长。

这些企业大多身处建陶、照明、食品等竞争激烈的传统行业,与房地产关联度较高,近年来面临需求转弱、成本上涨等挑战。逆境之下能业绩迎难而上殊为不易,展现了极强的发展韧性和抗周期能力。

冲出重围,丰收增利,上市禅企做对了什么?

战略并购“买来”新增长

梳理去年以来禅城上市公司的业绩报告,不难发现,战略并购正成为企业逆势而上的有力支撑。

2024年,公司扣非净利润9049.33万元,同比增长23.40%;今年一季度,公司营收同比增长10.31%,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23.70%……在建材行业承压下行的背景下,天安新材的业绩可谓一枝独秀。

“在建陶行业的冰川期,我带着鹰牌走出生死线,不仅活下来了,还活得很好。”在不久前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天安新材创始人、鹰牌实业董事长吴启超认为,公司成功在行业“内卷”中突围而出,得益于近年来推进的战略并购。

2021年,天安新材从高分子复合材料跨界切入建陶行业,收购有着50年历史的鹰牌陶瓷。“这个并购是有战略意义的。”吴启超说。正是通过此举,天安新材打通走向终端市场的“最后一公里”,实现上市以后的重大战略转型——向泛家居产业布局。

此后,这些年,天安新材开启了“爆买”的节奏,陆续并购了浙江瑞欣、天汇建科、南方建筑设计院等多家公司,逐步构建起“陶瓷+大家居”的产业生态。

“天安新材至今并购成功率一直是100%,现在每一家被投企业都在赚钱。”吴启超说。

与天安新材相似,佛山照明也收获了并购的红利。据该公司2024年报,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46亿元,同比大增53.67%。

佛山照明通过战略并购,拓展业务边界。  企业供图

佛山照明通过战略并购,拓展业务边界。  企业供图

作为本土老牌上市企业,佛山照明近年在资本市场上动作频频,其中最关键的布局是先后将同城的国星光电和南宁燎旺车灯收入囊中。

对佛山照明而言,控股国星光电,实现LED产业链垂直一体化整合,行业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收购燎旺车灯,一下子获得年产超500万台套车灯的能力,去年车灯业务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5.13%,成为业绩拉升的最大增量。

此外,佛山照明还持续加码“买买买”:投资设立佛照华光,布局体育照明;建设燎旺车灯苏州生产基地,汽车照明强链;并购船舶照明企业“沪乐电气”,海洋照明延链;联合广东机场集团下属企业增资控股北京航信,机场跑道照明补链……借助并购,该公司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拓展业务边界。

立足主业、外延拓展,禅城上市企业通过一系列战略并购,逐步培育出新增长极。

多元布局打出“翻身仗”

除了并购爆买,跨界转型或多元化布局,也让一些禅城上市企业摆脱颓势,实现逆袭。

2014年,福能东方的前身松德股份实施重组,收购大宇精雕,押注3C装备业务;但这宗交易未能带来新增长,反而遭遇“跌跌不休”:2020年至2022年,受3C行业的市场下行冲击,大宇精雕连续3年亏损,拖累福能东方2018年至2022年期间,累计亏损约16.92亿元。

为了果断止损回笼资金,福能东方忍痛出让大宇精雕,并聚焦新能源领域,通过收购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超业精密,以锂电池智能制造装备为核心主业。

从3C装备到新能源的华丽转身,让福能东方实现“谷底反弹”。

去年,该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8.63%;扣非净利润4054.03万元,同比猛增665.41%;经营现金流量净额为6533.24万元,成功扭负为正。今年一季度,公司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同比增长30.72%,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大幅增长249.3%。

同样迎来业绩拐点的,还有海天味业。

被誉为“酱油茅”的海天味业,一直是资本市场上的赚钱能手。不过,受“双标门”事件影响,外加需求转弱、原材料成本等冲击,2022年至2023年间,该公司连续出现营收利润双降。股价更一度跌到了近几年的最低点,跌幅高达74.2%。

然而,仅用了一年,海天味业便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重振雄风。去年实现营收269.01亿元,同比增长9.53%;归母净利润63.44亿元,同比增长12.75%。在调味品行业整体增速放缓至5%的背景下,这一成绩尤为亮眼。

业绩遥遥领先的背后,海天味业多元化布局渐显成效。

除了核心产品酱油的稳步上升外,其他品类增长十分强劲,对营收贡献的比例也不断增加,2022—2024年,其他业务营收占比分别为11.5%、14.2%、16.3%,直追第二大品类蚝油。

海天味业试水冰淇淋等新赛道。   企业供图

海天味业试水冰淇淋等新赛道。   企业供图

其他品类包括哪些,海天味业的财报并未详细披露。但从公开资料显示,除料酒、醋等常规调味品外,近年来该公司还不断跨界开拓业务范围,先后进军食用油、冰淇淋、预制菜、饮用水等多个领域。

这样的跨界尝试或许还处于试水培育阶段,但在调味品行业进入存量争夺的阶段,“广撒网”有利于降低风险,尽可能抢到更多的市场份额。

今年一季度,海天味业取得“开门红”:实现营收83.15亿元,同比增长8.08%;净利润和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2.02亿元和21.4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4.77%和15.42%。这是公司首次单季营收突破80亿元大关,也是净利润单季首次突破20亿元。

海外突围加快“走出去”

在存量中拼增量,上市禅企的目光不仅盯住国内,还在加快“走出去”,转战海外更广阔的天地。

日前,海天味业H股发行上市获得中国证监会备案,将计划发行不超过7.1亿股境外上市普通股并在香港交易所上市,旨在进一步推进全球化战略,提升国际品牌形象和综合竞争力。

近年来,随着我国餐饮企业在海外扩张,作为供应商的海天味业、李锦记、老干妈等调味品企业也加速出海步伐。

中国食品行业研究员朱丹蓬认为,“A+H”的上市架构,对海天味业国际化布局是有好处的。国内市场已经非常“内卷”,提前布局海外市场,是每个企业打破“天花板”或寻求新增长点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手段、渠道。

对海天味业而言,海外市场还刚起步,其销售占比仍然较低,主要通过海外经销商销售,公司财报也未对海外销售数据做披露。

对于出海计划和打法,海天味业董事兼总裁管江华表示,未来海外业务将选择消费基础良好、调味品需求旺盛的市场适度侧重开展,在品牌推广、产品选择、经销渠道等方面,结合各个国家、区域的实际情况有序推进。

过去出口业务不多的天安新材,今年也雄心勃勃大步出海。2月,亮相美国拉斯维加斯IBS国际建材展,展示了装配式墙板、地板,防火板、中国瓷等创新产品。3月,旗下的鹰牌陶瓷在墨尔本、悉尼的展厅开业,全球化战略迈出重要一步。

天安新材加快“出海”步伐。   企业供图

天安新材加快“出海”步伐。   企业供图

“我们有实力有底气进军欧美高端市场。”吴启超透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大城市,都是天安新材“出海”的必选地。他强调,要靠先进技术,打造出差异化的产品,才能抵消不断增长的关税成本,避免传统制造业在海外市场的价格战陷阱。

近年来,国际局势风云变幻,美国掀起关税战也影响了全球经贸秩序,但禅城的上市企业还是坚定在全球化的主航道上破浪前行。一批率先“出海”的弄潮儿也成功抢得“头啖汤”。

去年,福能东方依托子公司超业精密,加快海外市场拓展步伐,积极开拓日本、泰国等地客户,初步实现国际化业务突破。佛山照明开拓7个空白国家市场,新开发海外客户46家,中标了超2300万元的柬埔寨国家机场亮化项目,实现海外工程“零的突破”。

福能东方依托子公司超业精密聚焦发展锂电装备。  企业供图

福能东方依托子公司超业精密聚焦发展锂电装备。  企业供图

佛山照明党委委员、常务副总经理梁月仪透露,今年将加大对东南亚、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的资源投入,拓展海外工程项目。同时坚持技术创新与自主品牌双轮驱动,力争智能产品销售额过亿元,海外品牌在重点国家市场进入行业前列。

采写:南方+记者 罗湛贤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