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时节的高要区南岸街道上清湾村,
层层叠叠的民居
如彩虹糖般散落在山坳间。
游客们举着手机追逐最佳拍摄角度,
孩童们顺着阶梯追逐嬉闹——
这座历史悠久的古村落,
正因游子归来焕发新生机。
上清湾。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吴勇强 摄
“这哪里还是我记忆里
那个灰扑扑的村庄?”
站在观景平台俯瞰古村全貌的梁飞鸿,
不禁想起儿时村里的一景一物。
作为土生土长的上清湾人,
这位32岁的平面设计师未曾料想,
两次归乡之旅
会彻底改写自己的人生轨迹。
游子归巢
2025年春节返乡时,
他目睹家乡通过“百千万工程”
实现美丽蝶变;
待到清明祭祖重返故里,
游人如织的盛况
更让他毅然按下“归巢”快捷键
——原定五年后的返乡计划,
被浓缩成一场说干就干的创业实践。
梁飞鸿。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摄
上清湾的蜕变始于一场色彩革命。
依托依山而建的天然肌理,
规划团队以“彩虹村”为创意基点,
用七彩涂料重塑民居外墙。
梁飞鸿归乡后第一时间
投入这场美学实验:
“我们不是简单刷墙,
而是用多巴胺色彩
让传统岭南建筑焕发时尚感。”
他带领团队在青砖墙基上叠加灰瓦飞檐,
让百年古村实现“现代而不失古韵,
时尚而根植文化”的惊艳转身。
梁飞鸿打造的茶室。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摄
在活化祖屋的过程中,梁飞鸿始终以高效率高质量为目标,将创新思维融入乡村实践。仅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这座荒废多年的老宅便蜕变为网红打卡地“边渡茶室”:二楼观景台全方位揽尽西江美景,旧轮胎改造的秋千立于门前,树干木板改造成客人歇息的板凳,窗边还点缀着充满渔村特色的捕鱼用具。
“游客可以在这里眺望到最佳的江景,
也能抿一口好茶细细感受古村韵味。”
梁飞鸿展示着亲手改造的处处细节,
眼里闪着创业者特有的光芒。
梁飞鸿在上清湾。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摄
古村焕彩
如今的上清湾,
传统与现代正谱写奇妙二重奏。
梁飞鸿工作室研发的3D打印文创产品也已见雏形:创意手机支架、渔船造型的摆件、醒狮造型的盲盒……这些带着体温的创意产品,都是梁飞鸿构思出来的家乡记忆。
更令人期待的是即将上线的无人机旅拍服务:“回村的这段时间,我每天都带着无人机寻找村里独特的拍摄角度,为游客规划拍摄路线,从空中俯瞰彩虹村就像打翻的调色盘,这种视角绝对刷爆朋友圈!”梁飞鸿展示着他的航拍作品。
捕鱼用具搭建的小景。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摄
“很多人觉得乡村创业要等万事俱备,
但机会往往在犹豫中溜走。
‘首先你要快乐,其次都是其次’
是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我把这句话贴在边渡茶室的墙上
时刻提醒自己和勉励他人。”
梁飞鸿分享创业路上的心得感悟。
梁飞鸿改造的祖屋。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甘婉怡摄
祖屋楼顶搭建的观景台。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甘婉怡 摄
从参与彩虹屋改造到研发文创产品,
从改造自家祖屋到开发旅拍路线,
他像不知疲倦的陀螺般运转。
就像梁飞鸿所说:
“我希望用技术赋能家乡产业发展,
未来3年的上清湾画面
已在我的脑海中呈现,
我正一步步把这个画面呈现于大众眼前。”
编辑:彭雯霞
一审:钟蓬子
二审:梁嘉欣
三审:张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