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12日是第114个国际护士节,广州市卫生健康委日前正式发布2025年度“广州好医护之广州好护士”名单,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南沙)医院吴洁丽、南沙区人民医院黄惠燕及南沙区东涌镇鱼窝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石家煌,3名优秀护理工作者光荣上榜!
跟着小南一起来看看
属于他们的
南丁格尔故事
吴洁丽:缔造零差错零投诉行业标杆
她,深耕临床护理一线二十余载,始终秉承南丁格尔精神,专精耳鼻咽喉科急危重症护理,始终恪守患者安全至上理念,以质量管理为引擎驱动护理服务升级。
作为新时代护理先锋,吴洁丽创新构建“三基三严+智慧护理+人文关怀”三维服务体系,执掌病区护理管理十三春秋,缔造零差错零投诉的行业标杆,患者满意度持续领跑,荣膺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特等功勋病区,摘得改善医疗服务行动全国医院擂台赛铜奖桂冠,入选国家卫生健康委现代医院管理典范案例。
吴洁丽还依托精湛技艺开展跨区域技术帮扶,足迹遍及桂赣滇琼,助推优质护理资源普惠基层。她作为柯麟菁英管理人才,2023年勇担南沙院区护理管理重任,创新实践“专业化+多元化”照护模式,构筑粤港澳大湾区护理服务新高地。
她秉持“教学相长”理念锻造精英团队,斩获国家级、省级护理竞技殊荣;立足临床痛点开展循证研究,创新成果斐然,斩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及省部级创新奖项,主持编纂多项省级护理标准指南,学术论著闪耀SCI期刊;聚力推动粤港澳护理学术交融,搭建国际化学术桥梁,持续赋能大湾区护理学科高质量发展。
黄惠燕:“临时妈妈”用爱守护生命
在无数个与无影灯相伴的日夜中,作为手术麻醉科护士的黄惠燕说:“这里不仅是精密仪器与医疗器械交织的工作场所,更是承载生命希望、考验专业素养、锤炼团队精神的特殊战场,每时每刻都在诉说着生命相托的重量。”
曾经有一位小儿患者,在手术麻醉苏醒期意识尚未完全恢复,眼角淌着泪水,微弱而急切地呼唤着“妈妈”,作为巡回护士的黄惠燕立刻走到身旁,轻轻握住那双小手,擦干泪水,一遍又一遍温柔回应着:“妈妈在这里,妈妈在这里……”在一声声的安抚中,患者不安的小小身躯渐渐放松。从那之后,“临时妈妈”成为黄惠燕在手术室里的特殊身份。
或许孩子们康复后,不会记得无影灯下那个轻声安抚他们的身影,但黄惠燕始终坚守初心——用母亲般的细腻与温柔,给予每一位小患者最贴心的照护,只为确保每一台手术平安顺利,让他们早日回到家人温暖的怀抱。
黄惠燕坚信,手术室的环境是冰冷的,操作是严谨的,但护理工作始终饱含温度。
石家煌:多面手的“男”丁格尔
从门急诊科到临床住院部,再到手术室,石家煌在不同护理领域的“跨界”深耕,绘就了一幅立体的专业成长画卷。
在急诊科的“生命时速”中,石家煌锤炼了“快、准、稳”的应急能力,为生命争分夺秒;
在住院部,他则进一步系统掌握了专科疾病护理的全流程要点,积累了更深厚的专业功底;
而如今在手术室这个特殊的“战场”,护理工作更是兼具急诊科的紧迫与住院部的精细。他还亲历了从开放手术向微创技术的跨越,无论是普外、骨科,还是泌尿、妇科的微创手术革新,他始终保持学习热忱,熟练掌握手术设备的操作与维护,从基础的开机检测到日常保养与故障排查,每一环节都力求完美,为手术顺利开展筑牢设备保障防线。
在迎接新生命的喜悦与助力患者康复的坚守中,石家煌说:“我是迎接新生命的见证者,也是患者重获健康的护航者。这份职业赋予我的不仅是专业成长,更是守护生命的荣耀与担当。”
致敬每一位护理工作者!从晨曦到深夜
从日常护理到紧急救援
感谢你们一路坚守护士节快乐!
文字:谢子亮
通讯员:南沙区卫生健康局
图片:南沙区卫生健康局
视频:郭晋安
编辑:曹绎
校对:武姣姣
二审:胡霞霞
终审:李立志、李夏同
出品:南沙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nanshanet@126.com
(本文由“广州南沙发布”原创发布,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公众号不得转载改编,欢迎分享到朋友圈。)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