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非政府组织“台湾信息环境研究中心”近日发表研究报告称,2024年有近4万台湾民众参加了两岸交流活动,较2023年增加约3%,其中农业、旅游业交流活动最多,这些是大陆通过经济手段对台施加政治压力或“以商逼政”的常见产业。对此应如何评论?在4月30日召开的国台办新闻发布会上,南方+记者提出这一问题。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朱凤莲表示,相关报告完全别有用心,是民进党当局操弄“反中抗中”的惯用伎俩。她表示,2024年参与两岸交流的台湾民众远不止4万名,期盼两岸扩大交流合作是台湾各界的主流民意。
“两岸同胞都是中国人,有着深厚的血脉亲情、共同的文化基因、密切的利益融合,没有任何力量能把我们分开,也没有任何理由不交流合作。两岸交流的道路是两岸同胞走出来的,经济合作的根基是两岸企业筑起来的,顺应同胞心愿,符合经济规律,造福两岸同胞。”朱凤莲说。
朱凤莲指出,民进党当局及其侧翼出于“台独”本性,畏惧两岸交流合作,害怕两岸同胞走近走亲,巴望两岸“脱钩断链少流”。出于这种阴暗的心理,他们处心积虑阻挠破坏两岸交流合作,试图强化“绿色恐怖”、制造“寒蝉效应”、打压反“独”民众。他们的倒行逆施改变不了两岸交流合作蓬勃发展的大势,阻挡不了两岸融合发展不断深化的步伐。
朱凤莲表示,越来越多台商台胞用实际行动表明,以交流破除隔阂、以合作代替对抗、以融合共创未来,才是发展两岸关系、维护自身利益福祉的正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两岸交流的门只会越开越大,融合发展的路只会越走越宽。
南方+记者 泠汐 吴彬彬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傅倩影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