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高新区:念好“四字经”,闯出全域绿美火炬路径 | “百千万”再提升

作者 杨慧荣;叶志文 2025-03-03 10:08

点击此处,为他点赞

3月3日,中山召开全市“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三年初见成效”工作推进会。会上,中山火炬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张义强就火炬高新区绿美工作作经验介绍。

火炬开发区就绿美工作作经验介绍。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火炬开发区就绿美工作作经验介绍。  南方+ 叶志文 拍摄

2024年以来,火炬高新区坚决把绿美生态建设作为推动“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的重要抓手,积极念好“管绿、增绿、护绿、用绿”四字经,动员全区广大党员干部群众、企业家积极参与绿美生态建设,争当省、市绿美生态建设排头兵。一年来,全区共新种乔、灌木约8万株,绿化面积超50万平方米,并代表全市参加2024《绿美广东竞风华》全省总决赛,荣获优胜县区奖,有力闯出全域绿美火炬路径。

一是固本强基抓“管绿”,以党建引领、高位统筹绘就绿美一张图。火炬高新区坚决把“管绿”放在首位,坚持全盘统筹,前置管理,积极制定城乡绿化、森林城镇建设5年规划方案,明确“355”城乡绿化一体化发展5年目标。同时,落实包抓机制,压实区班子成员、专班和村(社区)责任,全面排查摸清植绿空间情况,形成全区374个绿美点位一张图、任务一张表,切实将规划落到点上、落在实处。并同步铺排今年绿美工作计划,促进城乡绿美一体提升。

二是提质扩面抓“增绿”,以见缝插绿、科学植绿拓展绿美新空间。做优全域绿美,火炬高新区广泛开展“千企万民齐种树”等绿美行动,加快构建遍及城乡的绿道网络,建成“平安林”“青年林”等主题林37处、结合治水开展沿河增绿超20公里,超额完成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约2600亩。发挥产业优势,火炬高新区推动各产业园区累计种植苗木约2万株,绿化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成明阳、咀香园、百思途工业园等一批绿美厂企示范点,评选6200余户绿美庭院、美丽庭院。此外,火炬高新区创新社会参与机制,坚持党政带动、行业联动、群众主动,建立“绿美专家库”“古树名木专家库”,组建33支绿美特色志愿队,发动企业、商协会超1400家,筹措社会资金共1700万元,开展义务植树400余场,有力提升绿美质效。

三是严守红线抓“护绿”,以全民参与、科学管护让绿树常青、绿美常在。火炬高新区创新建立“一个指挥中心、一张三维绿图、一片综合网格”智能护绿体系,将“粤平安网格系统下派巡查任务”和“网格员日常巡查上报”相结合,实现植树点数字化、网格化全覆盖。一年来共计出动网格员3640人次,巡查上报绿美网格事件5200余宗,办结率达100%。用好“指尖”植绿、“码上”管护等数字化手段,同步优化“网格+”模式,推动3100多名社区党员带动超1.5万人次参与绿植管养,推动“一时绿”向“持久美”转变。

四是多措并举抓“用绿”,以示范带动、生态赋能将绿美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火炬高新区积极将“绿美”与人居环境整治相结合,全面提升高速沿线环境面貌、因地制宜建成“四小园”344个。积极以绿美建设拓展文旅场景,结合原有生态基底,推出七米小院、山谷日寄生态主题庄园等一批精品庭院,助力乡村振兴。因地制宜利用“四旁”“五边”边角地种植经济树种,打造一批“香山果园”“和美桑田”,积极依托“绿色颜值”提升“金色价值”,实现经济发展和绿美生态“双向奔赴”。

接下来,火炬高新区将以本次大会为新起点,积极贯彻落实中山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坚定不移以“绿美”为关键一招奋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努力在全市绿美生态建设大局中展现更大火炬担当、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采写:南方+记者 杨慧荣

摄影:南方+记者 叶志文

点击进入专题>>>奋战“百千万” 聚力再提升

编辑 李姗恒 钟炬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