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丨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 共绘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新画卷

高要发布 2025-02-14 11:00

新年伊始,高要区以更加昂扬的斗志和坚定的步伐,贯彻落实省委“1310”具体部署和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奋力在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推动乡村全面振兴上开创新局面。近日召开的中共肇庆市高要区委十四届八次全会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更是为全区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指明了方向。一体推进强区促镇带村,就是今年高要区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攻坚要点。

过去一年,高要区在推进“百千万工程”中大抓产业经济,五金产业集群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金晟新能实现肇庆独角兽企业“零的突破”,制造业家底更加厚实。大抓富民兴村,罗氏沼虾、肉桂2个百亿级全产业链加快构建,9个亿元以上农业项目落地建设,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稳居全市第一,特色农业实现新发展。大抓人居环境,全面完成美丽圩镇“七个一”建设,5个省级典型镇、50个典型村成效初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大抓公共服务,高要区人民医院新院、肇庆中学金利学校等一大批民生项目落地建设,高铁、高速、桥梁、港口等一大批交通项目加速推进,全面融入肇庆东部城区一体化融合发展。大抓社会动员,推动社会各界力量全面参与支持“百千万工程”,乡村振兴迈出坚实步伐。这些成绩的取得,是高要区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勇拼搏的结果,更是对高要区干部群众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加快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鼓舞和鞭策。

新的一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深入实施“百千万工程”,以区镇村高质量发展带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实现“再造一个新高要”目标打牢基础,需要我们每个人接续奋斗。从进一步打造经济强区,到更好统筹新型城镇化建设,再到不断提高乡村全面振兴水平等,每一步都要走稳走实。

“再造一个新高要”,再造一个兴业强区富民的新高要。全会提出,坚持工农商旅并重,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要效益,强龙头、补链条、兴业态、树品牌,推动乡村产业全链条升级,增强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我们要在打造经济强区上出实招,持续做大做强“3+1+1”产业体系,分门别类抓好各镇(街道)特色产业发展,加快打造“虾、米、鸭、鹅、桂”五大农业全产业链,着力打造具有高要特色的产业集群和产业平台,持续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再造一个新高要”,再造一个区强镇兴村富的新高要。全会提出,将城乡视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行谋划布局,统筹推进产城融合、新城建设、城市更新,大力推动城区扩容提质,持续提升城镇综合承载力。我们要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上求突破,持续推进南岸城区“北融南拓”,将南岸、金渡、莲塘、大湾连片协同发展,全面提升城市功能品质,加快构建一江两岸、交相辉映的城市新业态。同时,要高标准建设副中心城区,围绕打造“完善的服务圈、便捷的生活圈、兴旺的商业圈”目标,着力提升乡镇公共服务功能,做大城市能级、做强城市功能、做优城市品质。

“再造一个新高要”,再造一个宜居宜业宜人的新高要。全会提出,坚定不移念好“富、净、绿、美、强、治”六字诀,统筹推进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我们要在乡村全面振兴上下功夫,突出抓好乡村风貌提升,坚持“无设计不建设”理念,严格管控、有序规范新建农房,保护活化好传统古村落,连点成线、串线成片、聚片成面,着力打造一批可学可鉴定乡村美学典范。突出发展新型农业集体经济,持续推动“强镇富村公司”等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进一步加大对“三农”领域龙头企业扶持力度,强化金融、用地等要素支持,加快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落实。

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想要更高效实现“再造一个新高要”目标,就必须高要上下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多措并举激发社会各界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在高要落地生根、结出硕果。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展望未来,相信,在高要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广大高要人的共同努力下,高要区未来发展前景无限广阔。随着“百千万工程”的深入实施,我们将看到更多的美丽乡村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更多的特色产业蓬勃发展,更多的城乡居民共建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高要区必定会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乡村全面振兴上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

(区颖 李叶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