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绵用力,久久为功。自“百千万工程”实施以来,城西街道坚持开展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社区)——出头、下瑶社区的美化改造,聚焦基础设施项目、风貌提升项目持续发力,扎实推动一幅幅“施工图”在城西街道变成“实景画”。
△不断变美的出头社区、下瑶社区。
重要节点景观提升
节点景观提升作为人居环境整治的点睛之笔,城西街道从文化传承、环境适应与功能更新的角度出发,在出头、下瑶社区风貌提升示范片区积极实施微景观小节点打造,为村容描眉画眼,使村貌“颜值”更高。
上瑶青龙公园建成前,此处为下瑶社区邻里先锋驿站,被周边原有的7间违建平房包围。改造后成为集村史展示和绿美休闲等功能的综合性文体场所。居民们不仅可以在此休闲娱乐、健身锻炼,还可以重温下瑶社区的历史文化、发展变迁。
提升前
提升后
以“破土而出,出人头地”为灵感设计的五颗独具匠心的“竹笋”在炮楼小广场拔地而起,在灯光的装饰下,与旁边沉稳厚重的炮楼交相辉映,营造出一种历史与现代交融的和谐美感,出头社区标志性构筑物正式落成,成为出头文旅经济带的一张新名片。
下瑶社区风貌提升示范片区的主次入口标识分别位于上瑶北正巷黄塘东入口处和西一饭堂旁,标识的设计以“瓦、砖、窑”等元素为核心,充分展示了下瑶社区的窑砖文化,使人走近下瑶便走进“窑文化”。
通过增设入口标识、便民石桌石凳、花基绿植,修建屋顶等设施对南巷治安亭进行公共空间的整体提升,既保留了南巷治安亭的功能性,亦提升了街巷的格调。
在人民北路与黄塘东路交汇处修建一条供居民休息娱乐的休闲游憩长廊,其设计结合周边环境采用平顶古典风格。该长廊的修建不仅为人居环境“添彩”,也为周边居民提供了一个休闲娱乐、交流互动的空间。
提升前
提升后
农房风貌管控提升
目前,出头、下瑶社区农房风貌提升工作已全面铺开。通过借鉴赴梅州学习考察交流的好思路、好做法、好经验,对农房外立面、屋顶采用喷涂真石漆、“平改坡”等工艺进行美化改造,着力提升村居环境和整体风貌。
过程中,根据前期摸排的底册,城西街道牵头专业设计单位人员到出头、下瑶社区进行实地调研,制定“一户一策”改造方案,使改造的样式、风格等与整村风格达到统一和多元化相结合的效果。同时,成立11个由街道党政班子任组长的工作小组,通过入户宣传、调查统计等方式,让居民更详细地了解本次农房风貌提升的施工工艺、改造方向与改造意义,让居民从“无所适从”到“支持拥护”,更积极主动地参与农房改造。
截至目前,完成农房风貌外立面提升66栋,面积约12500㎡;完成屋顶平改坡17栋,面积约600㎡。
提升前
提升后
接下来,城西街道会持续推动省典型村有序有效整治人居环境,不断提升城西区域形象和品质。以“绣花功夫”小尺度改造的综合整治模式,对出头、下瑶社区进行“点式切入”的小规模的整治提升,抓一件成一件,成一件带一片,从而触发其周边环境的变化,让城西之变、城市之美更加可观可及。
来源:端州发布 城西街道 通讯员:梁懿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