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块改造复耕示范田丰收!江门人保财险上演农田“换装记”
冬日好“丰”景,晚稻尽归仓。在开平市月山镇,江门人保财险月山镇农田改造复耕复种示范项目种植片区陆续成熟进入收割期,放眼望去,金黄的稻穗沉甸甸,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稻浪中,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稻浪中。
收割机开足马力驰骋在金色稻浪中。
江门人保财险月山镇农田改造复耕复种示范项目种植片区。 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江门人保财险月山镇农田改造复耕复种示范项目种植片区。 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经排查,我们发现183.5亩耕地弃耕,主要原因是农田基础设施损毁和河道淤积,导致耕地肥力变差、地力等级下降、用水能力不足,叠加农资成本上涨,农户没有信心,不愿意种了。”月山镇有关负责人介绍。
金融活水,流向乡村最需要的地方。为发挥保险机制在灾前风险预防的功能作用,江门人保财险配合月山镇,开展月山镇农田改造复耕复种示范项目,包括农田整治、水利修复和建设自动气象站及土壤墒情设备,进一步创新金融服务,加快实现金融助力乡村振兴,赋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
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奏响乡村振兴“丰收曲”。
具体来看,农田整治方面,江门人保财险通过植保无人机飞防除草、农机翻耕田地、农机平整田地等,使月山镇钱岗村133.3亩和博健村50.2亩撂荒地达到水稻种植要求;水利修复方面,对周边约400米河道进行清淤,同时安装3套抽水泵,满足水稻种植的用水和排水需求。
水稻生产管理方面,江门人保财险利用自筹搭建的水稻防灾减损服务平台对本次复耕稻田进行综合管理,并投入多要素自动气象站1套、土壤EC监测设备5套,同时将设备监测数据接入水稻防灾减损服务平台,实现对水稻生产数据实时监测并据此适时开展农事措施,有效实现粮食减损增产。据种植大户预测,本稻田亩产可达800斤。
江门人保财险自筹搭建的水稻防灾减损服务平台。 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江门人保财险自筹搭建的水稻防灾减损服务平台。 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设备监测数据接入水稻防灾减损服务平台。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设备监测数据接入水稻防灾减损服务平台。江门人保财险提供
“晚稻种植完成后,我们立即为晚稻投保完全成本保险,每亩水稻能获得1250元的风险保障,完全覆盖水稻种植成本。此外,我公司创新推出水稻收入保险及水稻防灾减损费用补偿保险,进一步覆盖水稻生产风险。”江门人保财险有关负责人表示,“政策性保险为基础,商业性保险作补充”的组合拳,将为水稻种植农业生产托底,满足风险保障的更高需求。
如今,示范田迎来了首个好收成。金灿灿的稻谷颗粒饱满,稻穗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空气中弥漫着阵阵芬芳。2台收割机在稻田中来回穿梭作业,割稻、粉碎稻秆、装车等工序一气呵成,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粒被倒入粮车。
示范田迎来了首个好收成。
示范田迎来了首个好收成。
近年来,为响应江门推动保险、科技和农服等多方力量主动参与,共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号召,江门人保财险不断推进农业保险“保防救赔”一体化建设,坚持“防风险”和“促发展”齐头并进,服务贯彻“耕、种、治、收、抗旱排涝”全过程,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
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粒被倒入粮车。
一颗颗金黄饱满的稻粒被倒入粮车。
今年,江门人保财险已累计实施农业保险防灾减损项目35个,总投入金额近900万元,受益农户超10万户次。同时,逐步推动政策性水稻完全成本保险实施范围扩大,推出商业性水稻收入保险、水稻防灾减损费用补偿保险等创新产品,累计为广大水稻种植户提供风险保障金额超8亿元。
“接下来,我们还将继续紧紧围绕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立足保险本源,服务乡村振兴,加强重大战略、重点领域、薄弱环节的优质金融服务,在践行金融‘五篇大文章’中不断探索实践,真正让金融助力乡村发展。”江门人保财险有关负责人表示。
撰文:周柳妤
摄影/摄像/剪辑:南方+记者 杨兴乐(除注明外)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