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琴海关:深化跨境合作,开启琴澳双城“快车道”|案例调研

作者 文秋仪 2024-12-12 16:08

今年3月1日,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下称“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正式实施,3月18日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通道全面启用,4月9日横琴口岸通关区域全域启用,6月30日横琴口岸货物及运输车辆分阶段恢复通关……各项利好措施不断推动琴澳一体化发展,许多澳门居民将目光投向横琴,“一脚油门”过关到合作区“City walk”成为时尚。

近日,粤澳产业发展规则对接创新案例调研组来到横琴口岸,实地探访了解该口岸卫生检疫“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等创新举措,感受一站式、智慧化创新模式下,更加便捷流动的琴澳双城生活。

 新通道 

通关环节大幅简化,通关效率大幅提升

“请通行。”调研组在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看到,当通关车辆驶入联合一站式通道后,司机使用“信息采集一体机”办理通关手续,一次性完成了体温、证件等多种信息采集。伴随着车道右前方电子显示屏上粤澳两地5家查验单位名称后的指示灯由红色变为绿色,粤澳分界线上的防冲撞柱降落,道闸打开,车辆顺利通关。

据横琴海关监管二科科长张曦介绍,横琴口岸客货车“粤澳联合一站式”车道共30条车道,其中进、出境车道各15条。车道实施“合作查验,一次放行”创新通关模式,可实现出入境车辆“一次排队,一次放行”。海关环节平均验放时间缩短至23秒,效率提升40%。

调研组了解到,粤澳5家查验单位(包括横琴海关、横琴边检以及澳门海关、澳门治安警察局、澳门卫生局)首次在同一通道、同一平台上通过“一次采集、分别处置、联合验放”,真正实现一次查验即可完成通关,实现通关环节大幅简化,通关效率显著提升。

“如果把过关比作等待红绿灯,以前需要等待两次,下车办理两次手续,现在只需要等一个灯,办一次手续就能过关了。”张曦形容。

不仅如此,随车人员的通关幸福感也大大提高。张曦介绍,4月9日,横琴口岸随车人员验放厅启用后,随车人员无须绕行至旅检大厅通关,大幅提升了旅客通关效率。

 新局面 

分线管理成效显著,跨境流通更便捷

今年3月1日,合作区分线管理政策落地实施。张曦介绍,为顺应新形势,海关积极构建分类、风险、信用、协同、智慧“五维一体”,支撑保障分线管理平稳运行。

截至11月底,海关在“一线”横琴口岸监管进出境人员超1712万人次;监管进出境车辆超183万辆次。约195万人次澳门居民经“新家园便捷通道”快速通关,3519名澳门居民经审核适用便捷携带动植物产品入区政策,共预约携带动植物产品7015批;在“二线”监管验放出区车辆超1443万辆次。

调研组在横琴口岸看到,货物车辆来来往往。张曦介绍:“我们还与澳门海关实施大型集装箱/车辆检查设备图像信息共享共用,出境海关对车辆及其所载货物实施机检扫描,并将机检图像信息传输给入境海关,简化通关流程,实现‘一次机检’推动口岸资源集约高效利用,加快通关速度。同时,结合合作区税收政策,简化免保税货物申报,要素最大压缩60%,降低通关成本。目前,已有100家企事业单位获免税进口主体资格。”

“‘二线’方面,强化数据分析管住出区免(保)税货物、物品,入区退税货物报关享惠,横琴与内地其他地区货物、物品不实施监管,最大化便利要素流动。创新出区验放模式,允许未中控车辆乘客随车通行,叠加‘智慧验放’等举措,确保出区高效便捷。”张曦说。

此外,合作区常态化实施“关地5人小组”联动协作,联合推广分类通行、深化信用管理,完善反走私综合治理体系,构建全域联动监管格局。

“我们以智慧海关建设、‘智关强国’行动为总抓手,持续深化琴澳规则衔接、机制对接,优化海关监管服务,不断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力促分线管理政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以实际行动支持和服务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发展。”张曦向调研组强调。

撰文:文秋仪

统筹:梁涵

编辑 刘梓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