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质期很短!这6种食物一旦开封.....

南海市场监管 2024-08-22 17:26

保质期是消费者购买食品时

最关注的信息之一

许多人把它当作安全保障

认为“没过期”就安全

“过期了”就有害

那么

过期的食品一定不能吃吗?

你对“保质期”真的了解吗?

一起来揭晓答案

 原来这才是“保质期”的意思 

 你理解对了吗?

保质期主要包括

贮存条件和贮存期限

两者不可分割

贮存条件通常包括

常温、避光、冷藏、冷冻等

只有在标签指明的贮存条件下

保质期才有效

如果产品存放条件不符合规定

食品的保质期很可能会缩短

甚至丧失安全性保障

 注意!这几类食品一旦开封 

 保质期会大幅缩短 

01.调味品

经过加工的调味品

在未开封的状态下保质期为1-2年

开封后放在室温较高的厨房

甚至放在煤气灶旁边,容易变质

植物油、酱油、醋

开封后只能放2-3个月

花生酱、沙拉酱、番茄酱等酱类

开封后只能放1-3个月

建议将不常用到的调味品放进冰箱

有助于延长保质期

02.食用油

未开封的状态下

食用油的保质期一般是18个月

一旦开封后保质期就会大幅缩短

建议3个月内用完

如果开封太久且没有做好密封处理

油脂会与空气中的氧气接触

发生氧化反应

进食后可能导致恶心、呕吐、腹泻等

严重时还可能危及生命

03.米类

家庭装的米类

未开封的保质期一般可达1-2年

开封后保存好,存放一年也无大碍

如果储存不当

大米容易霉变,并滋生米虫

建议储存大米时去掉外包装袋

放进可密封的缸、桶等容器内

置于阴凉、干燥的环境下

04.粉类

面粉、蛋糕粉等

开封后极易吸湿结块,发生霉变

保质期和储存方法与大米类似

奶粉的含糖量较高,颗粒细腻

开封后更容易吸潮结块

应尽量在1个月内吃完

奶粉取完应及时密封

在避光、干燥、阴凉处储存

05.坚果

不同包装的坚果产品保质期各不相同

一般为6-12个月

但由于坚果类脂肪含量较高

开封后如果储存不当

容易受潮氧化产生异味甚至有毒物质

坚果需要尽量在短时间内吃完

并及时盖紧瓶罐或密封袋

如果出现了异味不建议再食用

06.饮料

可乐、雪碧等碳酸饮料

开封后拧紧盖子放进冰箱可以存3-5天

果蔬饮料中

酸性较高的山楂汁、柑橘汁等

开封后放冰箱2-3天也无大碍

酸度较低的桃汁、梨汁等

开封后保质期相对短一些

为保证营养和安全

饮料类开封后建议在24小时内喝完

 这4种食品没有保质期 

 别再“过期”就扔掉了 

1.蜂蜜: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真正的蜂蜜是没有保质期的,即便长时间储存也不易发霉变质。此外,蜂蜜中含有0.1%-0.4%的抑菌素,几乎没有水分,即便细菌侵入也很难滋生。

2.食盐:食用盐一般都不会过期,即使因为储存不当而出现潮湿结块,也可以继续使用。

3.固体糖:白糖和冰糖等固体糖,放在密封的容器中,并放在阴凉环境下,避免高温、高湿,一般能保存很长时间。即使因为放置不当吸潮结块,也可以继续食用。

4.陈醋:酸度在4.5g/dL以上的陈醋,可以明显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杂菌污染,实现长期保存。

 关于食品保质期 

 这些误区你需要知道 

Q:保质期越短,食品越新鲜、安全?

A:错!保质期长短与食品品质没有直接关系,食品能够保存的时间与自身性质及生产工艺密切相关。此外还由食品所含的微生物,物理、化学特性,以及包装材料和包装方式、加工环境、预期食用方式、物流条件等因素决定。综合来看,正规食品企业生产的食品在保质期内其实都是安全的。

Q:食品添加剂会影响食品品质?

A:错!使用食品添加剂是为了提高或保持食品本身的营养价值和风味,提高食品的质量和稳定性的同时,也便于生产、加工、包装、运输和储藏。食品添加剂包含防腐剂、着色剂、增稠剂等,在合法范围内的种类和用量不会损害消费者健康。

来源:重庆市场监管、东莞市场监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Scan me!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