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植物描绘文化,东山街将岭南盆景鉴赏课开在居民“家门口”

作者 马艺天 2025-01-16 13:15

近日,“东山艺术季”活动迎来首场沙龙讲座,由中国民族学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花协盆栽分会专家组成员、广东省花卉协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广东园林学会插花专业委员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岭南园林技能大师工作室首席专家蔡凯宇在溯·榭映美术馆举办《岭南盆景鉴赏讲座》。本次讲座旨在推广岭南盆景文化,提高公众对这一传统艺术形式的认知和欣赏水平,吸引了众多盆景爱好者和市民的热情参与。

岭南盆景以自然景观为参考,通过巧妙的修剪与造型手法,将树木、山石等元素融入和谐的整体,仿若微缩的山水画。岭南盆景的艺术风格追求“顺其自然”,强调植物的生长习性和自然形态,呈现出一种自然美与清新气息。其设计理念灵活多变,因地制宜,根据植物的特性和环境条件进行创作,使其更具地域特色和艺术价值。

科学盆景养护4点(控、剪、防、换)

控水与控肥:岭南盆景需要适量的水分,每次浇水要浇透,注意按季节和天气灵活调整。控肥方面,盆景不需要大量肥料,保持薄施的原则,每年施2至3次肥,分别在春季(3月至4月)和入冬前(10月)。

剪枝与摘芽:岭南盆景注重层次与通透,需要及时修剪过长的枝叶,摘去多余的芽苞,保持整体轮廓。创作阶段通过脱衣换锦,剪去多余枝条,保留走向好的小枝弱枝,避免粗枝、壮枝影响整体美观。

防虫与灭虫:定期喷农药以防治病虫害,特别是在春夏之交、入冬前进行预防。如果发现虫害,每周喷药直至虫害消除,药量应掌握适中,避免浓度过高损害树木生长。

翻盆换土:根据不同树种、季节和盆泥情况决定翻盆换土的频率。杂木类盆景每23年换一次土,松柏类可57年换一次。换土时要检查树木生长状态和盆泥情况,选择适宜的季节进行,并剪去过长、粗或枯死的根,然后换新土,压实,浇透水。

应对常见病害及防治病虫害预防措施

病害发生原因

病害发生的原因主要包括环境中的光照、温度、土壤、肥料、水分和有毒物质等因素。例如,光照过强或过弱、温度过高或过低、浇水过多或过少、施肥过量或不足、土壤过酸或过碱,以及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都可能引起植物患病。

防治病虫害的预防措施

保持空气流通和叶片干净,确保盆土湿润透气,适时清除病叶,对病虫害及时用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定期修剪病虫枝和整枝,并控制浇水和盆土量以增强植物抗逆性,及时采取预防措施应对病害,延长观赏期。有效的病虫害预防是保障盆景健康生长的重要措施。最后,定期检查盆景的生长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病虫害问题,防止病情扩散。

通过此次岭南盆景鉴赏讲座,广大盆景爱好者不仅学习到了岭南盆景的基本知识和养护技巧,还提升了对盆景艺术的欣赏能力。本次讲座不仅丰富了公众的文化生活,也进一步促进了岭南盆景艺术传播和发展。

南方+记者 马艺天

通讯员 钟悦卿

编辑 钟冠婷
校对 钟惠玲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