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佛山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十条”

佛山大课堂 2025-01-22 16:28
00:35

每天体育活动不少于2小时!佛山出台义务教育学校“减负十条”

确保中小学生每天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严格控制考试频次,建立学校声誉评价制度……1月22日,佛山市教育局召开媒体吹风会,对近期发布的《佛山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增效工作的通知》(下称《通知》)进行全面解读。

据了解,该《通知》的出台,旨在深入贯彻国家“双减”政策精神,即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佛山市教育系统结合教育部近期提出的新要求,提出了一系列旨在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增效的系统性工程。

2021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相关意见,明确提出用3年时间,显著减轻学生过重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相应精力负担。此后,教育部也陆续发布了关于加强作业管理、睡眠管理、体质健康管理等系列文件。

2024年以来,佛山市教育局围绕三年交账攻坚任务,对全市在学生减负提质方面的成效及薄弱环节进行了全面梳理,并结合教育部的新要求,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义务教育学校减负提质的十条具体举措,即“减负十条”。

“减负十条”以问题为导向,紧密围绕减负、提质、增效三大主题,提出了十项具体举措。这些举措包括规范在校一日作息、严格落实课程方案、优化课间时间安排、保障每天体育锻炼、提升作业设计质量、严格控制考试频次、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推动“行走的课堂”、深化综合素质评价以及建立声誉评价制度。

在体育锻炼方面,“减负十条”明确提出了做好体育锻炼时长的“加法”。为了有效降低学生的近视率和肥胖率,提高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佛山市教育局规定从2025年春季学期起,学校课间时间将从10分钟调整至15分钟,每天的大课间锻炼时间不少于30分钟,且义务教育学校每天必须开设1节体育课。通过体育课+大课间、体育课+课间、体育课+体育课后服务等多种方式,确保学生每天的综合体育活动时间不低于2小时。

同时,“减负十条”也注重做好学生课业负担的“减法”。为了解决学生早起、在校时间过长、音体美实践课程被占用、作业考试过多等问题,佛山市教育局明确规定了寄宿制学校学生的早上起床时间不得早于7:00,小学上午上课时间不得早于8:20,初中不得早于8:00。同时,要求严格落实各类课程的课时,实行家庭作业“熔断机制”,并在小学推广每周一天的“无作业日”。

此外,“减负十条”还提出了实施“科学探究一小时”活动,支持有条件的学校每月开展一次“行走的课堂”,深入推进初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全面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建立声誉评价制度,确保减负提质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采写/剪辑:南方+记者 高雨宁

通讯员 王蓉丹

编辑 杨晖桃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