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2日上午,河源市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在市会议中心开幕,河源市市长李勇平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
南方+为您梳理了河源市政府工作报告,十句话带你看河源2025年发展重点。
【一】
区位条件上,随着赣深高铁、梅龙高铁、龙寻高速等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继建成开通,“融湾融深”“区域交通枢纽”“一小时经济圈”“山海联动”等战略谋划从地理概念变成实际的战略优势。
产业结构上,截至2024年,河源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分别成长为建市之初的301倍、204倍,产业结构从“一二三”变成“三二一”,工业经济成为中坚力量。
投资结构上,河源经历固定资产投资下滑阵痛的背后,是从“房地产+政府投资 拉动”到“工业、制造业+民间投资”拉动的深层转型,克服阵痛、坚定向前,一个内生动力更强、发展活力更足的新投资结构、新产业体系必将在河源大地蝶变而出、拔节生长。
【二】
大抓县城聚人聚商聚产,高水平推动龙川新城开发建设,推进紫金县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县建设、东源县全省首批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试点建设,按照小城市标准规划建设 4个省级试点中心镇,推动灯塔盆地、东源县船塘镇、紫金县蓝塘镇等3个城乡融合发展省级试点建设,打造城乡融合样板。
大抓改革激发活力动力价值,聚焦“人进城”“钱进县”“盘活土地”“放权赋能”等改革导向,大力推进扩权强县、强县扩权、镇街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增强县域发展自主权和镇街履职能力。
要统筹用好省纵向帮扶、市际横向帮扶、市域内协作和央企助力等力量,动员社会各方力量参与,促进各类资源要素向县域倾斜,加快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持续壮大县域经济,更好辐射带动镇村发展、带动农民就业增收。
【三】
推动农业产业向高端化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力争生态畜禽、丝苗米、油茶、茶叶等“1+3”农业产业综合产值分别超90亿元、41亿元、40亿元、43亿元。
开展应用场景招商,力争引进超亿元制造业项目125个以上、超5亿元制造业项目16个以上。
全力打造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加快河源国家高新区跨江融合发展,力争承接产业转移项目50个以上、实现工业产值超800亿元。
新增规上工业企业50家,支持优质企业挂牌上市,推动100家企业完成技改投资46.6亿元,推动110家企业数字化转型。
【四】
全面落实项目全周期服务机制,用好新投产、新动工、新储备、新上规“四张清单”,提高项目供地率、动工率、竣工率、投产率,确保工业投资增长10%。
深入实施重点项目攻坚重点行动,健全抓项目促投资工作联动机制,强化项目穿透式管理,以抓铁有痕的力度推动252个省市重点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336亿元。
【五】
打造“河通四海∙源惠万家”促消费品牌,稳住汽车、家电、家居等大宗商品消费,促进文旅、养老、育幼、康养等服务消费扩容提质,大力发展“夜间经济”, 激发消费活力。
降低物流成本是提升投资吸引力、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法宝,要推动龙川县现代物流产业园、龙川县冷链物流产业园、紫金县电商物流园等一批新增物流仓储项目规划建设,发展县镇村三级物流,提升物流组织运行效率,让企业增效益、群众得实惠。
【六】
实施“聚绿千亩·林质跃升”工程,实施林分优化提升30.83万亩、 森林抚育提升24.37万亩, 提升连片面积1000亩以上的森林斑块27个。
统筹抓好油茶、竹子、中药材“三篇文章”,实施“1136”工程,打造100万亩油茶产业基地、10万亩可持续经营竹产业基地、三大林业特色产业基地,力争林业产值突破60亿元。
【七】
扎实推进提振国资国企重点行动,注新质强基、深改革赋能、抓主业壮骨,今年要全面推进国资国企改革,深化国企布局优化调整,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
以全面推开“就近好办”改革为主抓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统筹集成商事制度、“证照联办”等改革,探索“人工智能+政务服务”新模式。
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统筹抓好农用地综合整治、村庄用地优化、产业用地增效、生态空间修复,大力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促进土地资源高效配置使用。
【八】
实施18个国省道项目升级改造,实现二级公路“县县通”,开展农村公路“八大提升行动”,打造“四好农村路”2.0 版。
做好“反向飞地”运营管理,深化“前店+后厂”“总部+基地”“研发+生产”等产业共建模式,推动深河产业协作“双向奔赴”。
做强“智汇+”河源成果转移转化公共服务平台,力争新组建省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研发机构10家以上,引导更多“双区”科技成果在河源转化落地。
【九】
深入实施客家文化“双创”工程,传承弘扬紫金花朝戏、连平忠信花灯、东源追龙、龙川木偶戏、和平墩头蓝等特色文化品牌,加快创作一批具有河源标识的文艺精品,讲好河源故事。
打造“乐游河源”升级版,擦亮万绿湖国家5A级旅游景区这块金字招牌,做强恐龙大IP,大力开展“温泉体验季”“户外+农文旅”“大湾区引客”等活动。
【十】
新改扩建幼儿园3所、新增学位990个,新改扩建义务教育学校3所、新增学位2930个,新改扩建普通高中1所、新增学位1100个。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建成示范性区域性养老机构6家、“长者饭堂”10家,开展龙川县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建设,推进东源县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试点,打造“河适养老”品牌。
文:郭雨欢 王嘉豪 邹菡萏
图:郭雨欢 王嘉豪
设计:郭雨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