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街)便民服务中心
是便民服务体系中的重要内容;
推进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是深化“放管服”提升审批服务便民化的关键所在。
为优化我市营商环境、
推进“百千万工程”落实落深,
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
不断加强镇(街)便民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
01
不断深化基层政务服务改革
一是推进基层“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改革。现已推进13个镇街行政服务中心和155条村(社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工作。
二是做好镇(街)“一门式一网式”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和政务服务网“好差评”的工作。指导各镇(街)代办员做好广东省政务服务“好差评”系统的工作,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做好“好差评”系统大厅推广度工作,积极引导群众及时评价所办事项。
02
服务事项“标准化”
建立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四会市直部门调整到镇(街)实施的事项目录清单(共286项),统一规范我市13个镇(街)可办事项,规范发布办事指南,指引镇街在省事项管理系统和一门一网平台上做好相应事项的调整工作。
03
便民服务“规范化”
为提升各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窗口人员的业务能力,提高中心服务效能,市行政服务中心统一为各镇(街)窗口配置“一门式一网式”公共服务平台账号、分配权限、配置事项,并通过集中培训、系统实操、跟班学习等方式对窗口人员进行业务培训,强化综合接件能力,确保各窗口业务能在规定时限内受理审批。
04
制度落实
印发《关于开展四会市2024年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力评价的通知》依据肇庆市2023年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综合服务能力实地评价指标体系 (四会修改版)坚持标准化建设、规范化运行、便利化服务。通过优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内设格局,将服务窗口与政务公开专区、公共服务专区、网上办事体验区深度融合,打造“一站式”政务服务综合体;全面落实首问负责、一次性告知、限时办结等制度;设立评价器、意见箱、二维码等评价渠道,建立投诉、差评问题闭环处理机制,确保企业、群众“就近好办”。
05
惠民服务“便利化”
各便民服务中心均实行“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业务受理模式,统一设置综合窗口,将涉及社保、人社、医保、卫健、残联、民政等单位286个事项全部纳入综合窗口无差别受理,实现群众办事“一窗通办”。
四会市融媒体中心
来源丨四会市行政服务中心
编辑丨邝绮璇
责编丨陈绍升
主编丨黄乃焱
执行总编丨吴健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