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惠州楼市观察·上篇
二手房新房交易规模逆转、市场供需改变……惠州楼市未来行将何方?
大家好,这里是南方日报惠州新闻部城市观察系列特别策划栏目——《峰·会》,岁末年初,我们一起来聊聊惠州楼市。
2025伊始,楼市2024账单出炉。去年惠州住宅交易922.7万平方米,其中,新建住宅421.6万,二手住宅501.1万,二手交易规模首超新房。
尽管市场多困顿,得益于密集政策和活动帮扶,楼市供需不缺活力。
面对深度调整市场,客户择机入场,逢政策、逢节日,或新房、或二手房,聚焦自身要素需求,在全位面的大市场里寻找平替产品。
新房找不到的安全感在二手房找,新房要不到的超低价在二手房,乃至法拍房里要,从需求本身出发,从消费常识出发,回归到住房消费的市场本质。
关注新年将如何发展?理清当下楼市基本面很关键。
先看外因,深度影响市场的政策大概率活力满满。
结合中央反复重申的“止跌回稳”表述,以及惠州“四限”等各类约束性措施应放尽放,利率、税费、补贴等刺激招数能出尽出形势,新年市场持续创新施策送温暖基本明牌。
再看内因,随着投资需求退场和多元市场供应格局形成,市场供需机制已然变天。
在供应端,前期单一商品住宅供应机制正式转变成多元住房供应体系,购置商品房不再是安家唯一路径,市场需求遭到分流;在需求端,房产与金融的深度链接解绑,房产从资产配置回归消费产品属性,投资需求撤场,市场置业基数大幅收窄。
最后看市场变化,褪去新房崇拜,褪去金融属性,房产作为家庭消费品回归居住本质。
购房者纷纷以自我需求为轴,在最大范围的产品供给群里寻找价格、品质、服务和功能等各要素的综合最优解。这也是“房住不炒”理念的具象化表现。
楼市内外因重叠,行业供需格局重构,综合动态市场变化,大概率可以确定的是,新年楼市仍然难以全面回暖,市场运行大势基本会与去年相似,总体交易规模可观,个体冷暖差异分明。
买房不一定涨价、安家不一定非买商品房……这将是我们当下及往后很长一段周期里的惠州楼市新常态。如何破局?下期我们接着聊。
【出品】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惠州分社
【出品人】柯鸿海
【策划/统筹】罗锐 刘光明宝
【出镜/文本】张峰
【摄影/拍摄制作】王昌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