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上午,中山市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会议召开,来自全市各镇街、多部门约230名干部参会。会议公布了“关于加快建设美丽河湖重现岭南水乡特色风貌”的2025年第一号总河长令,号召全市上下深刻认识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的重要意义,坚定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全面推动河湖治理向更高水平、更宽领域迈进,实现河湖水质稳步提升,环境面貌持续改善,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满意度、获得感与幸福感。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
中山市委书记、中山市第一总河长郭文海在该令中表示,在全市水污染治理核心工程基本完成、水环境大幅改善的基础上,开展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努力实现全市河湖从“治”向“美”转变、从“反面典型”向“正面示范”转变,是中山做好水文章、建设美丽岭南水乡的重要一环,是中山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更是中山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把中山建设得更加美丽”殷殷嘱托的自觉行动。
2025年第一号总河长令更提出了明确目标:2025年,中山要完成“六污同治”工程任务,力争建设100条(段)以上市级美丽河湖;到2027年,初步形成“人水和谐”的美丽河湖建设体系,基本实现河湖水环境优美,水生态系统良好,水资源有效保障。
2025年第一号总河长令明确了五大重点工作,囊括深化入河排污口整治、加强水生态保护修复、推动水塘河道建立轮疏工作机制、打造岭南水乡亲水空间、建立健全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推进工作机制和长效监管机制。
为确保重点任务落实到位,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工作专班将主导统筹,推进美丽湖保护与建设工作。全市将建立“市统筹、镇实施”工作机制,将美丽河湖建设纳入考核和述职范围。
为完善政策保障体系,中山市美丽河湖保护建设工作会议制定了《中山市美丽河湖保护与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5年-2027年)》(征求意见稿)、《中山市2025年度水污染治理攻坚方案》《关于推行清淤轮疏长效机制的意见》《中山市2025年上半年涉水城市面源污染项整治行动方案》《关于更高质量推进河湖水岸绿化美化行动方案》等一批行动方案,通过制定三年行动方案,明确项目实施计划,出台相关指引文件,为全市建立考核评估标准制定美丽河湖建设标准体系,探索体制机制创新以及可推广的建设模式。
此外,2025年第一号总河长令也提出,要提高财政资金保障,统筹涉水、涉农资金,加大专项资金投入,争取中央资金支持积极争取更多美丽河湖建设项目纳入中央资金支持名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入。
以建设生态宜居、文明和谐的美丽河湖为导向,中山正大步迈入建设美丽幸福河湖的新征程。2025年第一号总河长令明确,全市将进一步推进水资源保护、水环境治理、水生态提升,一体推进清淤、治水、生态修复,全面提升河湖管理保护水平,打造“岭南水乡”特色品牌,实现“有河有水、有鱼有草、人水和谐”,为中山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生态支撑。
采写:南方+记者 曾艳春
摄影:卢子衡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