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医开方①|汕尾市人民医院中医专家亮出5个“安眠锦囊”

作者 陈保良 2025-03-21 10:55

“今天,你睡得好吗?”近日,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2025年中国睡眠健康调查报告》显示,中国18岁及以上人群睡眠困扰率为48.5%。目前,睡眠障碍已经成为影响多数人身心健康的因素。

今年的3月21日是第25个“世界睡眠日”,主题是“睡眠健康,优先之选”,旨在呼吁全球关注睡眠健康。汕尾市人民医院副主任中医师蔡朝岸表示,科学健康的睡眠不仅是身心健康的基石,也是提升生活品质的重要保障。无论年龄、性别、地域或职业,优质睡眠都是大家共同的生命课题。

蔡朝岸中医师表示,失眠并不意味着一定是身体出现问题,其实大多数失眠往往是心理生理性的,也就是大家说的“情绪问题”,他也从中医的角度给出4个“睡眠锦囊”,帮助大家摆脱失眠困扰。

安眠锦囊①:穴位按摩疗法

穴位按摩在日常保健中可以防治和缓解失眠问题,失眠患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按揉这些穴位,按揉力度要让穴位感受到轻微的酸胀感。

——安眠穴,在翳风(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处)与风池(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连线中点,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1~2分钟,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舒适睡眠。


——神门穴,位于腕前区,腕掌侧远端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具有清心泄热、宁神开窍等功效,神门是心经上的穴位,能够缓解失眠症状。


——百会穴,位于头顶,两耳尖连线中点,用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按压,每次按摩1~2分钟,有助于平静思绪,缓解焦虑和烦躁,促进放松和深度睡眠。


——内关穴,位于手腕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日常生活中可以用拇指按压此穴,按摩1~2分钟,有助于平衡身心,缓解焦躁,促进良好睡眠。


——太溪穴,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此穴,每次按摩1~2分钟,能够平衡体内的能量,缓解失眠多梦等症,改善睡眠质量。

安眠锦囊②:中药药枕疗法

蔡朝岸中医师表示,中药药枕是一种利用中药的气味和药性来改善睡眠的传统中医方法。通过将具有安神助眠功效的中药装入枕芯,利用其散发的天然香气刺激嗅觉神经,调节大脑神经中枢,起到安神助眠的作用。

其中常用的中药包括酸枣仁、柏子仁、夜交藤、合欢花、石菖蒲等,失眠患者可以将中药研磨成细末,装入透气性好的棉布枕芯中,放置在枕头下或枕边,每晚使用。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前需确认是否对某些中药成分过敏,孕妇及特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安眠锦囊③:音乐疗法

在中医理论中,音乐疗法是一种安全、无副作用的非药物疗法,通过调节情志和脏腑功能,对失眠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中医强调情志与脏腑功能密切相关,失眠多与心脾两虚、肝郁气滞、心肾不交等证型有关。通过选择合适的音乐,可以调节情志,进而影响脏腑功能,达到治疗失眠的目的。

根据证型选择音乐建议:

——心脾两虚型:可选择《梅花三弄》《秋湖月夜》等音乐。

——肝郁气滞型:可选择《胡笳十八拍》《绿野仙踪》等音乐。

——心肾不交型:可选择《平沙落雁》《高山流水》等音乐。

不同患者对音乐的喜好和反应不同,需在专业医生指导下选择适合的音乐,治疗环境应安静、舒适、光线柔和,患者可使用立体声耳机,每天睡前聆听20—30分钟,能起到缓解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改善失眠。

安眠锦囊④:食疗法

中医食疗首先要进行体质辨识,以便得到更精准的调理建议,而食疗的药方也是因人而异。

蔡朝岸中医师也向大家推荐了百合莲子粥、桂圆红枣粥、陈皮老鸭汤、玫瑰花茶等日常食谱,具体食疗方法还需要根据失眠患者自身情况适当调整,建议失眠严重的患者应到医院咨询治疗。

安眠锦囊⑤:运动疗法

失眠的诱因往往是压力过大、情绪波动等,而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我们缓解压力,比如太极拳、八段锦、跑步等运动都能够帮助大家调节身心健康,从而起到安眠效果。

耳穴压豆、穴位敷贴、中药足浴……蔡朝岸中医师表示,中医治疗失眠的方法还有很多,失眠严重的患者可以到汕尾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进行干预治疗,还可以了解健康睡眠知识,希望每个人都能够拥抱好睡眠。

汕尾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老年病科)于2020年8月1日成立独立病区,是广东省中医重点专科。有高级资格技术职称人员5名,中级资格技术职称人员9名,首批国家老年医学专业培训人才2名,能开展近20种中医特色技术疗法,建立以中医基础理论、中医经典为基础,以脏腑经络理论为指导的诊疗体系,是一支具有丰富临床经验、突出中医药特色的医疗团队,也是汕尾市率先开展以中医药、中医经典为主导的老年疾病的研究、临床诊疗与康养的临床科室。

此外,汕尾市人民医院中医科(老年病科)是汕尾市医学会老年医学分会主委挂靠单位,是广东省综合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专科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南方中西医结合老年病防治联盟单位(国家区域中医专科诊疗中心协作组联盟单位)、粤东老年医学联盟单位。

采写:南方+记者 陈保良

部分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

编辑 何嘉琪
校对 曹柏英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