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独特香气与醇厚口感闻名遐迩的凤凰单丛茶,是潮州独具特色的地理标志产品。当前,外地茶叶借其地标热度低价倾销,不断扰乱市场秩序;众多符合条件的茶农,因对地理标志认知不足,不知该如何进行申报与使用。面对显现难题,潮州如何破局守护凤凰单丛茶产业健康发展?
在“4・26”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与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联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司法与行政联合保护的工作指引》(下称《指引》),聚焦协同保护、纠纷化解、法治宣传三大维度,以10条具体举措,为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筑牢综合保护屏障,赋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指引》的诞生,源于多方智慧的汇聚。4月16日,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联合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召开地理标志司法、行政联合保护座谈会,凤凰单丛茶相关行业协会代表、企业负责人等受邀参会,围绕茶产业发展痛点与破局路径展开深入研讨。会后,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迅速梳理整合各方建议,与潮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紧密协作,将交流成果转化为制度规范,最终形成这部系统性保护文件。
在建立健全协同保护机制上,《指引》亮出“硬招”。明确开通审理涉地理标志侵权案件“绿色通道”,对重复侵权、恶意侵权及伪造地理标志标识等恶劣行为,依法适用惩罚性赔偿,提高违法成本;对于涉嫌侵害地理标志且情节严重、可能触及刑事犯罪的行为,及时向公安机关移送线索,形成打击合力;同时,加强对专用标志使用企业的监管和茶叶质量把控,建立地理标志产品侵权案件“黑名单”共享库。此外,法院还将充分发挥司法职能,对审理案件中发现的行业监管漏洞、共性问题,及时通过司法建议函形式推动源头治理,从根本上防范侵权行为发生。
在拓展拓宽纠纷化解路径方面,《指引》强调多方协同。一方面,指导行业协会制定科学合理的行业标准,推动企业自律,规范内部地标工作管理;另一方面,鼓励行业协会整合茶户、茶企力量,采取合法合理的维权措施,严厉打击假冒、仿冒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产品的行为。同时,积极推动诉调对接工作,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居中调解的优势,引导更多涉地理标志维权案件以和解方式妥善解决,既节省司法资源,又维护行业和谐稳定。
除了“严管”与“善调”,《指引》还注重对地理标志保护进行广泛宣传。如及时公布一批侵犯知识产权、侵害地理标志的典型案例,以案例警示社会。深入凤凰茶产区,通过举办座谈会、开展法律培训、开设专题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多样化方式,有针对性地普及地理标志保护和专用标志规范使用的相关知识,扩大地理标志的社会认知度,在全社会营造保护地理标志的浓厚氛围。
“加强凤凰单丛(枞)茶地理标志司法保护是潮州法院助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实施的重要一环,有助于维护市场秩序和品牌声誉。”潮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指引》的落地与实施,凤凰单丛(枞)茶产业将在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中持续焕发活力,进一步擦亮“金字招牌”。
撰文:董志豪
通讯员 陈燕飞 张蝶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