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银协同探索,江门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持续“上新”

作者 申红洲 2025-04-24 13:36

在数字经济与政务服务深度融合的大背景下,日前,中国工商银行江门分行(以下简称“江门工行”)创新开展数字人民币试点工作,为政务服务的数字化转型探索新路径,实现了数字人民币“财政统发”和“刷脸支付”两大场景常态化落地,既提升了资金流转效率,又让支付更安全,极大提升用户的支付体验。这一系列成效,正式开启政务领域数字人民币应用新篇章。

薪酬发放实现“直达快享”

自2023年江门市纳入数字人民币试点范围起,江门市政府鼓励金融机构迅速以财政统发场景作为突破口,探索构建数字人民币财政支付的新模式。

江门工行积极落实试点工作要求,通过系统互联对接,实现了“财政专户—个人钱包”的资金直达,缩短资金到账时间,提升支付效率。

数字人民币具备“可控匿名”特性,在保障隐私安全的同时保留资金追溯功能,能有效避免电诈风险,筑牢个人信息安全屏障。首批“尝鲜者”李先生表示:“现在工资到账会收到数字人民币钱包通知,到账速度快,明细也更清晰,安全感十足。”

刷脸消费构建安全新生态

在政府机关大院食堂服务方面,“刷脸支付”已成为日常。消费者无需携带饭卡或手机,在智能终端前完成人脸识别,系统自动通过数字人民币钱包扣款。这一创新源于江门工行将人脸识别系统与数字人民币小额免密支付接口深度融合,打造出“双重安全防护体系”。

截至目前,江门市政府机关大院除食堂外,便利店、书店等多个消费场景也同步接入了数字人民币支付,累计服务超千人次。“过去需要通过网络给饭卡充值,现在直接刷脸实时扣款,方便又安全。”使用者张女士表示,数字人民币已成为她日常消费的首选支付方式。

江门市政府试点落地使用数字人民币,其产生的“示范效应”将带动全市百姓对数字人民币的关注与普及。

目前,在江门市政府各部门的指导下,江门工行积极推进数字人民币在非税缴费、餐饮文旅、教育医疗等领域全方位推广,致力于形成“政务场景全覆盖、民生服务全渗透”的数字支付生态。

下一步,江门工行将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便捷性与安全性,为市民带来更高效、更智能的生活体验,助力江门市数字经济蓬勃发展。

南方+记者 申红洲

编辑 李衡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