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创新医疗监管模式,闭环管理促安全提质效

作者 欧阳少伟 2025-04-09 18:59

监管关口前移,聘任检查员担当医疗机构内部“哨点”;实施差异化分级管理,打造“少打扰”服务体系;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近期,佛山市顺德区卫生监督所通过创新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检查员管理模式,创新“自查-整改-提升”闭环监管机制,已成功推动25家试点医院强化主体责任,这也标志着顺德在深化医疗领域“放管服”改革、健全医疗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取得突破性进展。

创新“前置管理”模式

筑牢风险防控防线

近期,顺德在全区25家试点医疗机构内推行依法执业检查员制度,通过“内部选拔+专业培训”模式,打造专业化检查队伍。

顺德区卫生监督所对聘任的检查员进行定期培训考核,明确其排查机构及医务人员执业资质、药品和医疗器械使用、医疗技术应用、医疗文书书写、临床用血管理、医疗质量制度落实等主要环节的职责。

顺德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检查员聘任仪式。

顺德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检查员聘任仪式。

该制度实现两大突破:一是监管关口前移,检查员作为医疗机构内部“哨点”,可实时监测风险隐患并启动整改,将违法行为遏制在萌芽阶段;二是责任体系强化:通过定期自查上报机制明确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形成“机构自治+行业自律”的双重保障。

打造“少打扰”服务体系

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为破解传统监管中存在的重复检查、效率低下难题,顺德区还创新推出两大服务举措:

差异化监管机制,依据检查员定期上报的自查情况,监管部门将实施“差异化”分级管理,对自查职责落实不到位的高风险机构加大抽查频次,低风险机构减少干预;

顺德区、镇两级执法人员对医疗机构现场帮扶指导。

顺德区、镇两级执法人员对医疗机构现场帮扶指导。

定制化法律服务,组织卫生监督骨干开展“送法进医院”活动,通过线上线下专项辅导、工作座谈的方式,为医疗机构提供法律宣贯、案例解读等定制化服务,增强从业人员法治意识,帮助其规避执业盲区。

上述两项举措不仅减轻医疗机构迎检负担,更通过常态化自查机制推动管理效能提升,实现监管效能与服务质效双赢。

构建“三结合”治理机制

形成监管合力

为打造多元主体协同共治新格局,顺德还创新提出“三位一体”监管框架:自查+抽查,压实机构主体责任,建立常态化自查制度,同步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抽查,确保监管精准性;执法+普法,将法治宣传融入执法全流程,通过“以案释法”增强从业人员法治意识;监管+监督: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引入社会力量参与监督,构建政府主导、行业自律、公众参与的治理格局。

据了解,上述“三位一体”框架机制运行顺畅,有效整合了行政资源和社会力量,形成监督闭环,进一步提升了卫监执法的透明度和公众信任度。

从被动处置到主动预防,从单打独斗到协同共治。顺德区卫生监督所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贯彻落实新时代卫生健康监管要求,聚焦本地区医疗监管难点痛点堵点,探索医疗监管新路径,规范医疗机构依法执业,助力医疗监管提质增效。

采写: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顺德卫监供图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