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网评丨保洁员的休息权,不是福利而是权利

云浮发布 2025-04-21 19:33

文丨蔡嘉美

给保洁阿姨设置休息区,不是福利,而是权利。

早前,在社交软件上保洁阿姨在公共卫生间隔间里休息的场景,刺痛了众多网友的心,“给保洁阿姨一个休息空间”成了热搜话题。4月20日,央视新闻发文聚焦保洁阿姨的休息权益问题,再次将这一长期被忽视的群体推至公众视野中央。

从现实场景看,保洁阿姨们的休息现状令人心酸。在写字楼、商场、学校等场所,她们的休息空间或是厕所最后一格,或是消防通道、杂物间的一隅,堆满各类杂物,仅能勉强容身。高强度工作间隙,她们只能在这样简陋的环境中短暂歇脚。事实上,保洁员工作时长大多在10小时或以上,甚至吃饭时也常被工作打断,这些在夹缝中“偷来”的休息,正悄然透支着她们的健康。

休息权是宪法赋予每一位劳动者的基本权利,保洁阿姨自然也不例外。《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提供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劳动条件。但在实际执行中,保洁服务常被外包,采购服务企业紧盯服务质量,三方公司侧重压低成本,各方对保洁阿姨工作环境、休息权益的保障陷入扯皮,最终让这一群体的休息权益沦为“被遗忘的角落”。加之保洁人员多为临聘,流动性大,话语权弱,即便权益受损,也往往无力发声争取。

忽视保洁阿姨休息权,负面影响不容小觑。从个体角度,长期在恶劣环境中工作且无法得到充分休息,严重损害她们的身心健康,易引发各类职业病。从社会层面,这有悖公平正义原则,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的目标背道而驰。当我们享受整洁环境时,却对背后付出辛勤汗水的劳动者缺乏基本关怀,社会温情将大打折扣。

广东省在全省范围内大力推进“爱心驿站”建设,云浮市内也有众多驿站落地。这些驿站面向包括保洁员在内的劳动者敞开大门,站内配备了柔软的沙发、便捷的充电设备、应急医药箱等设施。无论是烈日下清扫街道,还是风雨中维护公共区域的保洁阿姨,在长时间户外作业间隙,都能走进驿站,卸下疲惫稍作休憩,及时补充能量,切实解决了她们工作途中无处休息、无处补给的难题。

要切实保障保洁阿姨休息权,还需多方协同发力。用人单位应摒弃偏见,充分认识到保洁工作的重要性,在场所规划时预留专门休息空间,配备桌椅、饮水机、空调等基础休息设施,合理安排工作时长与任务量,让保洁阿姨有时间、有地方休息。相关部门要加强监管,对外包服务链条中的权益保障问题加以规范,督促各方履行责任,对侵害保洁员休息权等违法行为加大查处与曝光力度。社会各界应强化对保洁群体的关注,通过宣传引导,提升公众对其权益保障的重视程度,营造尊重保洁劳动、维护其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

【编辑】李彤 刘嘉怡 麦月勇 区云波

【校对】陈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