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出台20项措施,力促基层行政执法提质增效

作者 卢慧 2024-09-10 20:12

日前,惠州《关于推进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的实施方案》(下称《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旨在进一步明确职责权限,改进执法机制,提高执法质量,加强执法监督,提升行政执法规范化水平。

《工作方案》提出,力争到2025年底,惠州基层行政执法质量和效能全面提升,助推“百千万工程”实施,更好服务保障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拟打造首批共15个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镇街

《工作方案》提出七个方面、20项工作措施,并逐项明确了责任单位。

在强化党委依法治市、县(区)办综合行政执法统筹协调力度方面,《工作方案》明确,完善市级统筹协调机制、完善县级统筹协调机制、完善镇街统筹协调机制。同时,推进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建设试点,第一批拟打造15个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镇街。

在指导县(区)建立健全执法协同机制方面,《工作方案》提出,要厘清原业务主管部门审批事后监管与城管、镇街综合执法的边界;建立执法事项下放镇街过渡期制度,设置3个月的过渡期;建立执法部门与镇街之间的调查取证协助机制;建立执法部门与镇街之间的执法案件、线索移送机制,健全两法衔接制度;建立镇街综合执法法制审核机制。

在加强镇街执法编制和人员管理方面,《工作方案》提出,优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负责人设置,计划在惠城区开展试点;督导抽(借)调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人员限期归位;建立健全镇街执法人员管理机制。

在依法动态调整镇街执法职权方面,《工作方案》明确,严格规范行政执法职权下放,不得以属地责任为名转移执法责任;推进差异化职权下放,对职权下放后的实施情况及时进行评估。

在加强市、县(区)对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业务指导和培训方面,《工作方案》提出,要加强执法业务指导,在市、县两级执法部门落实执法“导师制”,建立跟班学习制度,定期编印执法领域指导文件;强化执法业务培训,组织镇街执法人员参加政治素质培训,将按照“镇街点菜、部门上菜”方式开展执法业务培训,打造“市依法行政教育基地”,继续开展镇街执法“大比武”活动。

在强化镇街综合行政执法保障方面,《工作方案》明确,要加强执法经费支持,同时加强设施装备保障。

在加强执法监督整改方面,《工作方案》提出,将常态化开展实地督查、执法案卷评查,采取提醒函、督办函、意见书、决定书、通报约谈等措施督促问题整改,对执法问题集中的镇街,纳入重点关注对象并开展专项整治,有关情况通报纪检监察机关、组织部门。

消极应付、工作不力将予以约谈通报

《工作方案》还针对后续各级各部门落实工作任务,提出三项工作要求:

一是提高政治站位,加强组织领导。《工作方案》要求,各县(区)各部门要把镇街综合行政执法规范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定期研究部署,大力推动工作落地。党委依法治县(区)办要进一步发挥统筹协调作用,形成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是坚持创新引领,突出工作质效。《工作方案》鼓励各县(区)各镇街大胆探索、守正创新,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措施。对各单位好的经验做法,将进行收集和推广。

三是加强督促指导,密切沟通协调。《工作方案》明确,市委依法治市办、市司法局将会同有关单位加强工作督导,定期通报工作情况。对消极应付、工作不力的予以约谈通报,对不作为、乱作为严重情形向纪委监委移送线索,工作落实情况纳入法治考评、依法行政绩效考核范围,确保各项工作顺利推进和有效落实。

采写:南方+记者 卢慧

通讯员:骆扬 赵飞

阅读更多

惠州召开依法治市暨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推进会

编辑 糜朝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