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密汕头澄海玩具产业的多元“玩法”丨漫话“百千万工程”

南方杂志 2024-05-14 18:56

开栏的话

我为“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添光彩,携手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省委机关刊《南方》杂志新媒体平台推出《漫话“百千万工程”》栏目,以漫绘报道形式展现“百千万工程”中的生动故事,及时呈现南粤各地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进展成效、思路举措,推动“百千万工程”不断走深走实。第二十一期推出《解密汕头澄海玩具产业的多元“玩法”》。

“你能想到的玩具,都能在澄海找到。”这是在玩具行业中广为流传的一句话。

汕头澄海,这座面积不足400平方公里的小城,但却创造了占全国近一半的塑料玩具生产量。被誉为“中国玩具礼品之都”的澄海,掌握着全球33%的玩具生产能力,每年创新设计出超过30万款玩具,平均每天都能推出1000余款新产品。而这些令人惊叹的玩具,每天都会以超过600万件的数量,被送往全国各地乃至全球各地。

走进汕头市澄海区的玩具企业厂房密集区,你会看到玩具厂内忙碌而有序的生产景象。工人们正忙碌地将刚刚从流水线上制作完成的玩具进行包装、装箱,满载玩具的大小货车频繁地穿梭在厂区之间。

澄海玩具产业的年产值已近500亿元,拥有超过5万家生产经营单位,直接从业人员达12.5万人。澄海玩具产业以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为目标,已经成为汕头最具特色、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澄海玩具产业的繁荣,正是广东“百千万工程”取得实际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今年3月27日召开的汕头市澄海区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强调了玩具创意产业所取得的新成果,同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目标和行动计划。

香港玩具展上琳琅满目的产品,都来自汕头澄海。来源:受访者供图

香港玩具展上琳琅满目的产品,都来自汕头澄海。来源:受访者供图

转型之路:从“制造”到“智造”

自上世纪70至80年代,澄海人便依靠着简易的手工模具和手动注塑机等工具,开启了一段玩具产业的创业历程。如今,澄海玩具市场已经摒弃了昔日粗放、简陋的加工模式,迈向了智能化和精细化的新时代。

以一台用于生产玩具配件的注塑机为例,它背后蕴含了众多的创新智慧和科技力量。

“如今,通过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帮助,生产者只需使用手机,就能随时掌握车间中每一台注塑机的运作状况和产品质量合格率。”广东辉源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的销售经理许锦泳骄傲地表示。

许锦泳在接受《南方》杂志采访时透露:“过去,每台机器都需要专人操作;而现在,一个人便能同时操控三到四台机器。”他进一步解释说,引进智能化的机器设备,建立“智能工厂”,不仅能大幅提升生产效率,还能显著降低人力成本。

“我们的生产线已实现了无人化操作,成功转型为‘黑灯工厂’。”高德斯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也在智能生产领域取得了显著进展。据悉,过去车间里繁忙的工人身影,如今已由智能机器取而代之。这些机器每天能够生产出高达4000万个高精度通用积木件。

智能注塑。来源:南方+客户端

智能注塑。来源:南方+客户端

“这些通用积木件将供给十几家玩具企业使用,使得下游玩具企业无需再耗费资金和精力在注塑件生产上,从而能够更加专注于产品设计和品牌创新。”高德斯党支部书记陈艺生介绍道,这些通用零件的精度控制得相当高,误差仅在0.02毫米以下,这大约是一根头发丝直径的五分之一。即使在连续生产100个批次的情况下,颜色也几乎不会出现偏差。

目前,澄海区已经成立了塑胶精密制造联盟,该联盟专注于绿色注塑技术的开发,这无疑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标志。高德斯以“精密制造”为核心,深耕积木供应链细分领域,成功打破了传统的“设计-生产-销售”全链条模式。这种变革使得上下游企业能够更加聚焦于各自擅长的领域,从而实现各环节分工的专业化和精细化。

辉源、高德斯等企业在生产线上的转变,是澄海玩具产业实施技术改造、推动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缩影,更是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近年来,全区超100家企业进行了数字化改造,生产效率普遍提高30%,玩具积木、魔方等细分领域已基本实现智能化制造,产业集群数字化水平显著提升。

创新升级:IP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数据来看,无论是玩具品牌的拥有量,还是IP、专利授权量,澄海均是全国第一,每年拿到的玩具类专利授权数量在1万件以上。澄海玩具产业正以“玩具+IP”的模式蓬勃发展,IP的赋能为当地玩具创意产业带来何种效益?

2023年,“超级飞侠”首次以“电影咖”的身份登上大银幕,首部大电影《超级飞侠:乐迪加速》成为2023年亲子动画电影评分第一,这背后是澄海玩具产业多年来在“自主 IP”研发上的不懈努力。

《喜羊羊与灰太狼》《巴啦啦小魔仙》《超级飞侠》……这些广受欢迎的动漫作品都来自中国动漫龙头企业奥飞娱乐股份有限公司。早在2009年,奥飞动漫就在开启了动漫全产业链的模式。

一个爆款IP通常能够推动衍生角色共同成长,并衍生出更多产业,从而促进整个产业链的发展。奥飞娱乐一直以自主动漫IP为核心,成功打造了集动画、电影、玩具、婴童用品、衍生品授权等业务于一体的“自主IP+全产业链”运营平台。

2023年7月,奥飞娱乐成功入选首批21家广东省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名单,成为粤东西北首家上榜企业。奥飞娱乐行政经理杨文烁认为,“一件玩具产品仅靠外表做工是不足以赢得市场的,必须赋予其丰富的文化内涵,进而通过动漫IP提升产品附加值。”

在澄海玩具行业人士看来,要转型升级,做好IP运营是至关重要。杨文烁坦言,未来需要共同探索“IP+新发展”的模式,让自主IP更具创新性和文化内涵,驱动IP变现,助力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香港玩具展上,智能电动玩具吸引了外国采购商的目光。来源:南方+客户端

香港玩具展上,智能电动玩具吸引了外国采购商的目光。来源:南方+客户端

转型再升级:提升产业集群竞争力

根据《汕头市澄海区玩具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分析,未来几年将是澄海区玩具创意产业迎来巨大发展机遇的重要阶段,集群竞争力的提升成为了转型升级的首要任务。

正在推进的中科智谷·中国玩具产业城项目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

园区内各项设施配备齐全,企业直接“拎包入驻”,大大缩短停产时间,降低了成本。据介绍,中科智谷产业城以澄海玩具创意产业为依托,通过聚合动漫、研发、开模、包装、印刷、销售等企业,打通玩具产业上、中、下游全链路,寄托着推动玩具产业集聚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厚望。

玩具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作业。来源:南方+客户端

玩具生产车间内,工人正在作业。来源:南方+客户端

中科智谷项目的实践,只是汕头玩具创意产业转型升级路径的一个缩影。产业的兴旺不仅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也为周边地区的产业集群培育注入了新的活力,成为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强引擎。

然而,澄海玩具企业并非只有生产玩具这一种模式,完善的全链条令澄海玩具有了更多的可能性。在群宇科技的人工智能基地,积木拼搭而成的机器人在编程模块的指令下展现出精彩的舞蹈,这背后蕴含着诸多“黑科技”。该公司在玩具产业教研化方面不断探索,以“智能电子+行业”模式,为澄海玩具带来了多元的“玩法”。未来还将增加具有潮汕特色的英歌舞模块,让玩具也能演绎“舞台剧”。

“在与国外做生意的时候,我们发现,外国客户对澄海玩具的品牌认可度越来越高了,澄海玩具产业的不断发展,是我们对外贸易的底气所在。”汕头市澄海区冠华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澄海玩具协会副会长吴林涛对《南方》杂志记者说道,借助产业优势,目前澄海玩具正逐渐打破地域限制,搭上跨境贸易的快车,不断扩大贸易“朋友圈”,实现“澄货卖全球”。

花开结实,志向远大。在“百千万工程”这条新赛道上,澄海玩具“出圈”又“出海”,从有到优,不断变强,直至追求独特创新,实现了从简单加工产业向创意产业、文化产业等高端产业的华丽转变,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

本期文章:陈冰青

漫画手绘:些芸儿

实习生:黄珏 杨海瑶

通讯员:汕宣 澄宣

栏目统筹:陈冰青

责编:刘树强

统筹丨林若川 蒋玉

编辑丨李晓霞 陈冰青‍

校对丨华成民

来源丨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频道编辑】李晓霞 陈冰青

【文字校对】华成民

【值班主编】林若川 蒋玉

【文章来源】南方杂志微信公众号‍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