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两会·权威访谈|赵胤:打造湾区多元融合示范,清溪实施三大行动

作者 马新杰;张帆;朱晋;孙沛川 2025-02-28 12:46

随着深圳都市圈发展规划出台,“坪清新”组团从三市边缘位置转变为都市圈中间圈层位置,加速形成大湾区绿色低碳产业集群,为清溪镇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2月28日,东莞两会期间,清溪镇党委书记赵胤在接受南方日报、南方+专访时提及,今年清溪将提速加力实施融深融湾发展行动、产业向强向新行动、镇绿美村蝶变行动三大行动,找准自身定位,奋力在高质量发展上干出业绩、闯出新路。

南方+:为打造大湾区多元融合示范、创新智造强镇、绿色生态秘境,清溪今年即将实施的“三大行动”有何具体举措?

赵胤:一是实施融深融湾发展行动。积极开展“坪清新”一体化示范区规划研究,全面深化交通互联互通、科技产业协同、资源人才互补,先行破解组团合作体制机制障碍,深度融入深圳都市圈建设。深入推进“内畅外联”立体交通体系建设,争取塘龙城际轨道途经清溪并设站,进一步谋划直达深圳的市政道路建设,加快推进X886东风路升级改造二期项目,新建或改造15个内畅道路项目,增强跨市道路联通能力。

二是实施产业向强向新行动。全面落实市政府“一号文”,坚持以人工智能赋能先进制造业,打造超1000亿元的电子信息、婴幼童玩具、新能源、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大力实施“2610”工业主体壮大工程,培育2家100亿级、6家30亿级、10家20亿级企业。实施中小企业培育计划,2025年推进80家企业升规,推动规上工业企业突破900家,规上工业总产值达1000亿元。全面落实市政府“二号文”10条措施,加快推动服务业提质扩容,争取4个“空白”行业实现零的突破。

三是实施镇绿美村蝶变行动。扎实推进绿美清溪生态建设,全年完成9208亩森林质量提升,打造山水天地森林公园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示范点,创建3个省级绿美乡村,种植乔木树种2万株以上。抓好按小城市标准建设省中心镇试点,持续提升人居环境品质,创建一批“五个有”美丽田园示范点。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三大保卫战”,确保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市第一。

南方+:去年,清溪B保2024年进出区货值增长30.83%、一线进出口货值增长97.1%,在全国同类型保税物流中心中排名第一,助力清溪制造卖全球。市委全会报告提及,推动更多项目入驻清溪保税物流中心。今年,清溪计划如何推动外资外贸稳定发展?

赵胤:外资外贸始终是清溪重要的基本盘,今年清溪已经做好打硬仗、求突围的充分准备,将千方百计服务企业、拓展市场,以更大力度稳外企外贸外资,力争全年外贸进出口增长5%。

一是着力稳住外企产能。紧盯龙头外资企业,全力扶持一批企业扩产增能,催生更多20亿级、30亿级乃至百亿级企业,切实将优质存量外资留在清溪。紧盯传统优势市场,邀请主管部门、专业机构、专家学者为重点企业开展应对关税壁垒辅导,支持德瑞斯、科峻成等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发展壮大,想方设法稳住欧美市场份额。

二是着力稳住外贸规模。发力新兴市场,组织企业积极参加“粤贸全球”等国内外重点展会,深挖东盟、俄罗斯、中东等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市场商机。发力新的业态,支持越海、九立、恒升等供应链企业承接关键客户进出口新业务,培育成为进出口额超百亿的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开启保税货物无人机配送等新模式,推动清溪B保打造综合性国际协同创新平台,持续巩固在同类型保税物流中心进出口总额全国第一的地位。

三是着力稳住外资增量。争创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全力加快总投资30亿元的创新智数项目和20亿元的吉瓦森林项目落地建设投产,深入挖掘深圳国资下属的力合双清及青湖湾科创中心项目潜力,大力推动光宝等外企低效闲置厂房物业布局芯片、低空经济等战新产业,促进新旧动能加快转换。

南方+:清溪镇党代会报告提出,要打造“424”现代化产业体系和“2610”企业梯度培育体系。其中,在未来产业领域清溪将如何发力?

赵胤:制造业是清溪的“根”和“魂”,也是清溪在新一轮竞争大潮中的底气。去年,全镇规上工业增加值达216亿元、总量全市第3,拥有6000多家工业企业、875家规上企业,制造业家底厚实。清溪将坚持一手抓支柱产业巩固优化、一手抓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一是产业集群培优做强。深入实施市政府一号文“人工智能+”10条措施,加快人工智能与清溪制造深度结合、赋能千行百业。坚持“专业园区+产业集群”模式,加快本土“链主”企业培育,推动电子信息、新能源等新兴产业规模化发展。以“坪清新”绿色低碳产业组团为契机,加快建设新型储能产业示范园,重点推进零碳智慧园区、光储充和氢能成果转化基地等建设。加快发展壮大光载信息和新型材料两大未来产业,支持伟峰新材、久鼎精密、科峻成精密等企业向算力、新型储能等未来产业延伸链条,拓展低空经济应用场景。

二是产业科技互促双强。强化财政投入赋能,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推动社会研发费用投入占GDP比重稳定在4%左右。深化与东莞理工学院“校地企”合作,全链条打通从创造到转化的通道。重构新一轮人才政策体系,持续开展“一人才一项目一成果”活动,动员高新技术企业建立一批人才创新工作室,促进企业研发人才梯队培育。

三是产业空间拓展再造。坚持政府主导、连片统筹,加快现代化产业园首开区7个项目动工建设,争取年内集中拆除221亩、动工建设196亩。大力盘活存量低效用地,加快推进美英厂、青湖中心区面前埔等地块的入库,粮所、汽车站、油甘坪旧村等地块的收储工作。建设一批高品质、低成本、定制化产业空间,推进渔樑围飞驰项目、厦坭村雷腾厂地块、创新智数项目、运沣地块等4个共约380亩“工改工”项目动工建设。

南方+:在紧抓国家、省、市大抓旅游、大兴旅游的机遇的面前,清溪如何构建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谋划布局全域旅游发展,打造山湖河城皆可观光、春夏秋冬皆可畅玩的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

赵胤:清溪被人民网评为“中国最美小镇”,坐拥76平方公里林地,森林和绿化覆盖率全市最高,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稳居全市第1,镇内完好保存明清古梯田、古碗窑、客家围屋和53座碉楼,目前共建成银瓶山、大王山、云溪·桃花源等旅游景区8个,推出的“广东·醉美清溪之旅”上榜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2024年,全镇接待游客约250万人次,带动旅游消费约1.25亿元。

清溪将抢抓全市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1+2”机遇,打造“1210”全域旅游发展体系,加速构建文旅领域新质生产力。一方面是以优质生态资源为本底,谋划银瓶山森林公园清溪景区5A级创建工作,主动参与百里山景和千年莞香2条特色文化旅游带建设、抓好云溪·桃花源、玫瑰谷、莞香园等10个精品文旅项目实施,塑造清溪旅游独特标识,加快打造山湖河城皆可观光、春夏秋冬皆可畅玩的全域全季旅游示范区。另一方面是以重大文旅品牌为抓手,做好清溪湖酒店项目招引建设,精心筹办第十三届中国月季展,打响“百鹅宴、赏花节、登山节”品牌知名度,讲好清溪生态文明、客家文化、红色革命、制造美学的故事;同时,鼓励镇内有条件的酒店提档升级,大力打造环银瓶山精品乡村酒店(民宿)聚集区,做强“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条,更好满足游客畅玩城市的全方位需求。

南方+:东莞市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及,各镇街要认真落实促消费“一镇一节一IP”要求,加快打造高品质特色商圈街区,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进一步丰富消费场景、激发消费潜能。清溪镇将如何落实“一镇一节一IP”要求?

赵胤: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25年的九大重点任务中,第一件就是“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去年清溪多措并举释放消费潜力,全面推动“两新”落地见效,完成社消零总额76.5亿元,增速排全市第5,交出了一份来之不易的成绩单。接下来,清溪将认真落实促消费“一镇一节一IP”要求,以提振消费为重点扩大内需,力争全年社消零增长5%以上。

一是抢抓上级政策机遇。抢抓国家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机遇,积极对接国家、省、市提振消费专项行动,立足清溪5万市场主体和50万人口的本土市场,加大配套消费金融支持力度,深入开展“乐购清溪”促消费活动,撬动家电家居、电子产品等大宗消费。

二是打造多元消费场景。精心办好赏花文化节、旅游登山节、百鹅盛宴等一系列清溪特色主题活动,打造一批智慧商圈、智慧街区等新场景,探索布局低空配送、无人零售等新业态,挖掘首发经济、郊野经济、银发经济等新潜力,鼓励引进国内知名品牌清溪首店,推动更多“清溪老字号”焕发新活力。

三是加强贸易消费联动。鼓励更多制造业企业联合“乐购清溪”“清溪优品”等平台开拓直播电商、即时零售等产销对接模式,大力支持明德、黄金谷等批零企业,推动九立、恒升等供应链服务企业拓展批发业务,把清溪的制造业优势、货源地优势发挥出来。

策划:靳延明 吴擒虎

采写:南方+记者 马新杰 张帆 朱晋

图片:最美清溪

设计:孙沛川

编辑 毛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