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三月,植树的季节,3月10日,佛山三水西南街道中心小学“淼苗乐耕园”内春意盎然,一场以劳动教育实践为核心的春耕活动吸引了师生、家长的热烈参与,该校淼苗乐耕园正式开耕。
现场,茄子、彩椒、车前草、金银花……随着一棵棵种苗扎根在湿润的泥土中,孩子们与家长一起播下春的希望。
学生与老师、家长参与春耕。
学生与老师、家长参与春耕。
学生与老师、家长参与春耕。
学生与老师、家长参与春耕。
西南中心小学副校长李锦仪介绍,淼苗乐耕园是继淼苗花圃后,学校为高年级学生开设的劳动实践基地。基地为四至六年级各班级都划分了一块责任田,每天都由孩子们亲手翻土浇灌,种植收获也由班级分享。同学们通过亲近土地、体验播种、耕耘和收获的喜悦,更能感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朴素哲理。
农场收获由班级共享。学校供图
农场收获由班级共享。学校供图
“今天种下了辣椒苗,很开心。”来自该校四年8班的学生陈昊铤说,作为班级的菜地管理员,他每逢周一、三、五就会来到菜地浇水,希望苗子可以快高长大,早日收成。
劳动实践教育是五育融合的重要一环,也与其余“四育”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是实施全面育人的有效举措。
近年来,三水区鼓励各校科学设置劳动实践基地活动课程,不少学校都因地制宜,先后开设校园农场,组织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主动参与、亲身体验,形成“一校一特色”的劳动实践模式。同时,不少学校都注重把劳动课程融入到其他学科中,设置蔬果种植、景观设计、农获义卖等形式,跨学科、多维度融合实现全面育人目的。
此次活动也标志着三水区“杏林育苗”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工程的全面启动,通过医校融合,为全区劳动教育与传统文化融合实践提供了示范样本。
现场,三水区教育局、三水区卫生健康局向西南中心小学授予三水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基地牌匾,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向学校捐赠中草药苗。学生亲手种下薄荷、艾草、车前草、金银花等广东常见的中草药,在翻土、浇水的实践中,触摸中医药文化的千年脉络。
三水区教育局、三水区卫生健康局向西南中心小学授予三水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基地牌匾。
三水区教育局、三水区卫生健康局向西南中心小学授予三水区“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宣传教育基地牌匾。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向学校捐赠中草药苗。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向学校捐赠中草药苗。
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接下来,三水区卫健局将推出“岐黄薪火·健康三水”中医药传承创新系列行动,包括“四季颐养”中医养生文化节、“医者仁心·大爱无疆”医师节系列活动、“西学中”人才培优计划等,积极创建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示范县,着力推进三水中医药工作高质量发展。
采写/摄影:南方+记者 吴碧霞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