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美食承载着一座城市的文化和记忆。中山,古称香山,曾是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一座岛屿。山海相连、咸淡水交汇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中山丰饶的物产、源远流长的文化、多元融合的历史。中山中西融合、博采众长的美食文化底蕴,由此而生。2011年,中山更摘获了全国首个“中国粤菜名城”的荣誉。
深中通道通车以来,中山美食屡屡“出圈”,石岐鸽一度成为“湾区顶流”,彰显了中山美食文化的独特魅力。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中山正不断挖掘美食文化内涵,丰富乡村旅游体验,促进农文旅融合发展,以乡村美食“烟火气”凝聚更多人气,绘就宜居宜业宜游的和美乡村画卷。
即日起,南方+中山“百千万工程”频道推出【百千万·寻味记】系列报道,聚焦中山乡村美食及农文旅发展动态,敬请垂注!
选用新鲜禾虫,佐以姜丝、葱丝等调料,旺火快炒至金黄,这便是神湾炒禾虫。你是否品尝过这道独特的美味?
《本草纲目拾遗》曾有记载:“禾虫,饷客为馐,云食之补脾健胃”。“禾虫生长在咸淡水交汇处的滩涂上,以稻草根为食,因此入口后有稻草的奇香。”神湾禾虫市级非遗传承人、广隆饭店厨师高泽勇介绍道。早在百年前,神湾人就开始捕捞禾虫并烹制成菜。禾虫蛋白质含量高、肉质软嫩,无论是生炒、烤制还是腌制,都能展现出其特有的鲜美滋味,被当地居民誉为“筵中特有菜肴”。
早在百年前,神湾人就开始捕捞禾虫并烹制成菜。
早在百年前,神湾人就开始捕捞禾虫并烹制成菜。
结合神湾禾虫的赏味佳期,国庆前夕,中山市“百千万工程”指挥部办公室推出“百里西江·中山画廊”特色旅游线路,以西江堤岸为纽带,深度挖掘沿线13个农文旅资源,神湾镇正是该路线的第一站。
非遗美食月
禾虫正“当造”
广东人吃美食最讲究“当造”。神湾镇拥有禾虫滩涂近4000亩,神湾禾虫年产量近60吨,今年品质较为上乘,含浆饱满,预计产量将比去年增长10%以上。
高泽勇透露,农历九月至十一月的初一至初三是品尝禾虫的最佳时令。九月初一当天,禾虫在早市上每斤售价160元,广隆饭店一天销量近100斤。
国庆期间的广隆饭店,座无虚席。
国庆期间的广隆饭店,座无虚席。
9月底,神湾镇启动了首届神湾禾虫非遗美食月,吸引了大湾区众多游客循鲜而来,品尝神湾禾虫这道非遗美食,细细咀嚼西江秋日滋味。
今年9月底,神湾镇启动了首届神湾禾虫非遗美食月。
今年9月底,神湾镇启动了首届神湾禾虫非遗美食月。
神湾镇宣传文化服务中心负责人朱明辉表示:“在实施‘百千万工程’的背景下,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神湾镇上半年以菠萝为亮点,下半年则推出神湾禾虫非遗美食月活动,形成全年均是旺季的旅游发展新态势,打造神湾镇文旅和美食的新名片,为实施‘百千万工程’注入新动能。”
百花紫菜禾虫卷。
百花紫菜禾虫卷。
此次神湾禾虫非遗美食月活动持续整个10月。多家饭店负责人表示,国庆假期以来,饭店几乎座无虚席,特别是晚市更是出现了“一桌难求”的现象。
据不完全统计,假期前五天,参与神湾禾虫非遗美食月的餐饮企业共接待游客超过10万人次。古法钵仔藏禾香、金秋禾香炒玉虫等招牌菜式供不应求,禾虫菜品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50%。
美食经济效应凸显
半月带动旅游消费1400万元
朱明辉透露,神湾禾虫非遗美食月有效带动了神湾文旅业的发展。据测算,国庆假期以来,约半个月时间,到神湾旅游观光的游客达到了20万人次,旅游消费达到了1400万元,美食经济效应愈发凸显。初见・炸囍、千屿农耕基地负责人介绍,国庆假期期间,营地迎来了大量来自深圳、珠海等周边城市的游客,每天约有500人前来打卡。
国庆期间,神湾镇内的营地游客众多。
国庆期间,神湾镇内的营地游客众多。
“游客的增加、知名度的提高,也带动了村集体收入的增长。宥南村的一块新对外招租土地,租金从原来的每亩1800元涨到了2600元。”朱明辉说。
今年以来,神湾镇以旅游为媒介,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线上挂榜+线下推介联动招商,推出了图文并茂的《神湾文旅招商手册》,推出19个重点招商项目,拟招引投资超10亿元。
依托本地特色资源,神湾镇不断优化文旅产业投资环境,目前已成功引入神湾堡文旅项目、宥南侨风民宿、云朵酒店、竹排海钓露营综合体文旅项目、酷野营地、髻兴林等项目,总投资超过2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神湾镇还与珠海市斗门区莲洲镇举行了文旅结对共建签约仪式,双方将携手探索乡村振兴的新路径,共同推动两地农文旅融合发展。这是中山市推出“百里西江·中山画廊”特色农文旅路线后,神湾作为南入口镇街的一次重要创新举措。
撰文:罗誉 苏芷妍 张稳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