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百千万工程”|阳城镇水口村:依托资源禀赋共建和美乡村

作者 段灿 2024-10-29 17:09

走进阳山县阳城镇水口村,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风景如画的水口古渡、静静诉说历史的秦汉古驿道等让人印象深刻。闲暇之时,不妨约上三两好友,来这里体验一次酣畅淋漓的徒步登山,享受秋日生态之美,观赏欣欣向荣的和美乡村画卷……

航拍水口村。

航拍水口村。

这是水口村在加力提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后呈现出的喜人画面。今年以来,水口村紧紧围绕创建省“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培育事项,对标对表、按时按质推进培育工作,紧扣典型村“1+4+6”培育要求,补短板强弱项,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文旅产业融合、乡村文化生活等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精准发力,持续推进宜居宜业美丽乡村建设,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

以环境之美绘就乡村新画卷

阳城镇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党建引领,群众参与,切实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构建百姓富、乡村美的乡村振兴发展新格局。

水口村依托培育契机,以“污水革命”“垃圾革命”“厕所革命”为抓手,组建一支保洁队伍,以自然村为单位,实施村干部按包片区域负责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落实。

活动开展以来,村支部书记带头积极开展清洁行动,全民动员,对村庄内外的主、辅道和沟渠进行全面清洁、疏通,清理房前屋后堆放的杂物,并对难以发现的卫生黑点进行集中清理。

村民清扫村中广场。

村民清扫村中广场。

同时,村委还按照农村人居环境“五有”要求,建立健全日常管理制度,大力推行以村干部包自然村、党员包农户、农户包房前屋后卫生为主要内容的村庄卫生管护“三包”制度,切实发挥村民主体作用,确保农村垃圾实现常态化清扫、村干部督促检查实现常态化管理。并建立整治台账,积极督促,狠下功夫,提升人居“小环境”,刷新乡村“高颜值”。

以文旅之韵激活乡村经济新引擎

水口村历史文化底蕴深厚。近年来,该村以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为引领,依托丰富的文旅资源优势,不断推动文旅融合发展,对秦汉古驿道、水口古渡等自然景区进行提质升级,同时,积极整合农村文旅资源,完善乡村周边旅游配套设施。此外,不断拓展乡村文旅发展新业态,围绕“旅游+体育”,融合当地特色文化资源,发力举办特色文旅活动,在为游客提供丰富多彩的旅游体验的同时,更激发了乡村的活力,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

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

干净整洁的村庄道路。

水口秦汉古驿道是目前广东境内保存最完好的一段南粤古驿道。作为重要的旅游资源,水口村制定了长效管护机制加强秦汉古驿道管护。据了解,秦汉古驿道每周平均可吸引约100人次的自主徒步旅客。

此外,水口村还依托水口古渡的自然风光,开发特色民宿,为游客提供特色住宿体验。今年国庆节期间,民宿房间得到充分利用,入住率持续满额。

当前,水口村还不断完善旅游基础设施,通过利用闲置土地打造特色景观,新建水口文化广场与栈道,不仅方便了村民出行,更成为游客欣赏江景的好去处,丰富了游览体验,让水口古渡焕发新生,实现可持续发展。

以文明之魂凝聚乡村发展正能量

乡村要塑形,更要铸魂。近年来,水口村持续加强乡村优质文化供给,深化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工作,不断满足乡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水口村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持续发挥乡村文化空间,开展多彩多样“我们的节日”主题系列活动,通过打造“文明实践+”模式,融合文化惠民和安全教育项目,进一步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来,已开展16次文明实践活动。

“自从有了这个广场,我每天都会到这散散步、跳跳舞,看看风景。”水口村村民说,现在,村里新建成的水口文化广场成为了村民们学习交流、享受文化娱乐的新平台。今年重阳佳节,村民欢聚一堂,在文化广场上载歌载舞,共享美好生活。

文明宣传涵养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文明宣传涵养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

下阶段,水口村将进一步结合“百千万工程”实施,努力建设“干干净净、整整齐齐、长长久久”的魅力乡村,涵养向上向善的乡村文化,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南方+记者 段灿

通讯员 阳城宣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梁杰
校对 杨远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