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一年多个项目建成投产,信宜工业按下发展“快进键”

南方+  2024-07-24 18:21

橘动植物饮料园内,高度自动化的生产线高速运转;鸿发固废项目现场,建筑废料通过生产线转化为可再次使用的建筑材料;四海泊奇树脂项目生产加工车间里,多台设备、多道工序同时开展调试工作……入夏以来,信宜市工业园区(下称“工业园”)内,到处是繁忙的生产建设场景。

这些项目都有一个共通点:落地到建成试产均不到一年时间。“快进键”的背后,是信宜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灵活用地政策,支持本土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吸引更多需扩张产能的龙头企业、新增产能创新型成长型企业落户扎根,壮大产业集群,推进制造业更新拓展。

产业集聚成势

持续释放发展活力

走进位于工业园的东东健康食品科创产业园橘红植物饮料园项目,数栋标准化厂房一字排开,这个占地39亩的项目,从动工到试产,仅用了不到9个月的时间。

“去年8月动工建设厂房主体、11月设备进场,今年4月即可投入试生产。”东东健康食品科创产业园总经理黎来凤道出快速的“奥秘”,在项目落地与建设进程中,信宜市打好“主动仗”,不仅各相关部门全力保障,有项目服务专班,一对一跟进项目进展,还打造项目报批快捷通道。“特别排污、道路、电力等配套设施也在同步完善,我们才得以快速进入投产。”黎来凤说。

据了解,橘红植物饮料项目是东东健康食品科创产业园项目之一,总投资1.8亿元,东东食品不仅生产橘动植物饮料,还有生产蛋腐制品项目,年产值约2.2亿元,有效延伸了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

在工业园,“快”的不只这一个项目。今年1月拿到动工许可的佳都服装信宜生产基地(下称“佳都制衣”),如今3栋厂房、办公室均已完成了室内外装修,预计7月底建成试产;鸿发固废、四海泊奇树脂也提前建成试产……

除了推进制造业更新拓展,信宜市工业园还在探索产学研合作新模式。

走进园内的窦城蛋客体验中心,映入眼帘的是信宜城市历史的发展变迁,在展示区域墙壁上面整齐排列着各种鸡的品类与鸡蛋的图片和简介,清楚展示了鸡蛋的“前世今生”。记者现场看到,体验中心还建有开放式厨房,展示柜里展出了许多创意十足的鸡蛋料理……

“信宜拥有鸡蛋产业优势,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创新工业旅游的契机。”信宜市农业农村局发展规划与产业股股长潘汉荣介绍,通过与研学旅游的结合,企业可以更好地展示自身的品牌形象和核心竞争力,同时也能够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动力。

灵活用地模式

支持行业定制服务

位于园东路旁的佳都制衣,一套套智能生产设备开始陆续进场安装、调试。“今年1月才动工,现在设备可以进厂了,这个速度真让人想不到。”佳都服装科技集团总经理吴利富说。

佳都服装科技集团是一家以生产羽绒、运动、户外服为主,集设计、开发、生产于一体的高端智能制造服饰企业,也是华南地区体量最大的制衣企业之一。

此次他们在信宜落户,看中的便是当地灵活用地模式,并且还支持行业定制服务。

“工业园给我们提供了‘先租后让’的土地政策。”佳都服装科技集团总经理吴利富说,即是让企业先租赁土地,并且给企业建好厂房,待项目进入稳定期后,再决定是否购买土地。

吴利富回忆,在与信宜接触之初,信宜投资促进中心便十分了解佳都制衣的需求,知道他们正在扩张阵地,面临资金压力,于是提出了“先租后让”供地模式,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在厂房设计建设方面,信宜也让佳都制衣充分参与,并根据他们的需求量身设计,符合他们整厂智造一体化的要求。

“工业园有灵活的政策、贴心的服务,能感受到信宜满满的诚意。”吴利富坦言,“先租后让”不仅可以降低企业前期土地成本,而且大幅缩短了企业的投产时间,让企业可以有更多的资金从事生产经营。

佳都制衣并不是工业园首个喝到“头啖汤”的企业。早在去年8月投产的金丰盛(信宜)电子项目,抓住了“先租后让”的机遇,公司发展平稳向好,今年已计划在信宜市六运工业园拿地,自建厂房,继续增产扩能。

“‘先租后让’让我们省下了一笔买地的钱,我们将资金用在了提高产能上,今年订单源源不断。”金丰盛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文昭说。

“通过‘先租后让’达标后转让在内的多种土地供应模式,可以让企业选择符合自身发展的方式,从而激发其发展活力。”信宜市科工商务局副局长罗可盛表示,今后信宜也将陆续出台更多灵活政策,为企业提供更加便利的服务。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李守思 高干

编辑 苏斯铭
校对 马海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